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西安市 > 高陵區旅游

高陵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高陵博物館
  西安市高陵區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南環東路昭慧廣場,是一所集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227件/套、珍貴文物2件/套。高陵博物館于2014年10月啟動建設工作。高陵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高陵區昭慧廣場南端仿古建筑群內,東距西禹高速高陵出口1公里,是高陵區唯一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據記者現場了解,高陵博物館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一所集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2017年3月30日高陵博物館正式建成對外開放。主要以高陵碑石為主,集中展示中國碑石文化,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唐昭慧塔、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晟碑也坐落其間。總占地面積約9000平米,展陳面積約1400平米,館舍呈現軸線對稱結構,為仿唐園林化設計,形成了一亭一院、兩廊兩區、兩館六廳的建筑布局。室內展示陳列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展廳、經濟社會發展展廳、紅色文化展廳和臨時展廳,展示了高陵本地出土的各時期珍貴文物、經濟社會發展實物資料、黨史文化實物資料等;室外設……[詳細]
推薦2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館
  2013年7月,西安“博物館之都”建設項目之一的高陵奇石博物館建成。該館分六個展區,館藏化石、奇石、礦晶數萬方,常年展出千余件。其中展出的從渭河流域張卜河段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的地理位置最偏南的一個猛犸象真化石。該館位于高陵縣桑軍大道,毗鄰漢陽陵博物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分為展覽館、奇石園兩大部分。其中展覽館由化石館、奇石館、科普館等三部分組成。館藏奇石、化石、礦物晶體數萬方,常年展出1000余件。是一個集科普教育、藝術欣賞、交流研究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式藝術展館,參觀指南地址:高陵縣桑軍大道七路向東100米電話:15129088113開放時間: 9:00-17:00(提前預約,免費參觀)……[詳細]
推薦3
高陵場畔農耕文化生態觀光產業園
  高陵場畔農耕文化生態觀光產業園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通遠鎮仁村,規劃面積240畝,計劃投資2000萬元,主要用于挖掘、搶救、保護、傳承關中地區悠久的農耕民俗文化,著力打造全省有影響的休閑農業園區。全園展示了關中地區傳統的農、工、商、牧、副、漁等平民生產生活文化遺產,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科普休閑的好去處,為子孫后代保留下一份難能可貴的文化遺產,也為高陵區新興的休閑農業產業增添了色彩。園區規劃為六個功能區:生態農業示范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田園生活休閑區已建成投用,耕織勞作體驗區、民俗游戲互動區、慢城慢鎮閑步區正在建設中。每個板塊通過各具特色的功能,從不同角度來展示和傳播陜西關中及西北地區農耕民俗文化。生態農業示范區編輯通過古老傳統農耕工藝與現代農業科技有效結合,使所有農副產品均達到無公害或綠色標準,游客可以通過采摘品嘗等方式互動參與。目前已建成日光溫室70余畝,種植有西紅柿、黃瓜、芹菜、豆角等蔬菜,果園150余畝,種植有葡萄、梨、梨棗等果品。[1] 農耕文化展示區編輯采用聲光電技術,配合文字解說……[詳細]
推薦4
昭慧塔
  昭慧院塔(又名三陽寺塔)位于唐昭慧院,今高陵一中校園內。建造時間待考。明嘉靖年間(1522~1566),因塔基壞損就傾,時人銀孟常等維修。為密檐式磚塔,通高53米,8面13層,頂為圓形寶瓶式,底層有南北兩個券門,其余各層為正東、南、西、北四個券門,每層疊澀出檐,用二磚和牙子各二磚交錯砌筑,第8磚后作出假飛椽桃檐,然后反疊澀內收,各檐角微上挑,并懸有舌鈴。塔梯內繞,可作攀登。結構挺拔而堅固,歷經千年,幾經地震猶巋然聳立。1956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陜西省文物局撥專款9萬元,對該塔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維修后的高陵塔,保持了原建筑的藝術風貌。在每個密檐挑角復裝鐵鈴,共104個。每當晴空麗日,登塔遠眺,西安盛景清晰可望,渭北風光盡收眼底。三陽寺塔,按塔的造型結構看,塔為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圓寶瓶式塔頂,亦為磚砌。通高53米,每層東、西、南、北四面有券門,其它四面無門。每層疊澀出檐,用二磚和牙子各二磚交錯砌筑至第八磚后作出假飛椽挑檐,即反疊內收,各檐角微上挑,結構精巧而堅固……[詳細]
推薦5
楊官寨遺址
  楊官寨遺址位于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涇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海拔約498米。遺址北臨雷村,東接徐午村,南距涇河約1公里,面積80余萬平方米。涇渭兩大河流在遺址東約4公里處匯合形成涇渭三角洲。楊官寨遺址發掘區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發掘面積約5615平方米,發現各類房址23座,仰韶時期灰坑496個、陶窯10個、甕棺葬8個。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發掘區的史前堆積主要是廟底溝文化遺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遺存。其中,最重要的收獲是在發掘區南端的斷崖上發現了成排分布的房址和陶窯,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窯洞式建筑群。遺址北區共發掘仰韶時期的各類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窯16座、甕棺葬24座等。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了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聚落環壕。環壕西部發現一處寬約2.7米的門址,在門道兩側出土大量陶、骨、石器,大量半坡時期文化遺存的發現,豐富了關中中部特別是涇渭交匯地帶該文化的內涵。楊官寨遺址北部發現的廟底溝文化環壕聚落,為探索該文化時期的聚落布局與社會結構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詳細]
推薦6
涇渭濕地自然保護區
  涇渭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西安市區以北20公里處,渭河、灞河、涇河在此地匯流,以水禽及其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建設范圍包括灞橋、未央和高陵兩區一縣的灞橋、涇河、渭河交匯區域,總面積63.527平方千米,是典型的溫暖半濕潤區河流濕地景觀。這里植物種類多樣,是水禽重要的棲息場所,有鳥類140余種,也是我國候鳥遷徙的中轉、越冬和繁殖地。五十年代以前,西安北郊張家堡至渭河邊,曾經有廣闊的沼澤森林分布,河汊縱橫,蘆葦萬頃,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但經過連續30年毀林開荒,僅在如今的涇渭濕地還保留著較為天然的景象,面積約為6500公頃。濕地的減少造成渭河水量劇減,渭河的生態自凈能力脆弱,如果再不關注,西安地下水將在30年內被完全污染。濕地又稱沼澤,是由土地和水匯接而成的,有的濕地常年被水覆蓋和浸泡,有的一年中有數星期或數個月部分或完全干涸。濕地一般都長著香蒲、燈心草或紅花槭等植物。既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水,這是濕地特有的雙重屬性。1999年初,西安市野生動物管理站提出建立西安涇渭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詳細]
推薦7
隆昌寺遺址
  隆昌寺遺址位于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后,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于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義時毀于戰火。建國后,1986年9月26日,毗沙村機磚廠在此掘土時發現地宮。地宮呈八角形單室穹窿,底廓約3米,高約4米,門西南,高約1.5米。磨面磚砌筑,彩繪仿木結構,立柱飛檐,工藝絕妙。周圍八面均有彩繪壁畫,色澤鮮艷,畫工精湛而細膩,其中一壁畫畫有一僧,高枕仰臥,閉目靜神,面孔和善,怡然自得。中間筑有約1平方米平臺,臺正中放有陶制彩繪棺槨和涂金彩繪舍利盒。槨殘破,陶棺長36厘米,闊22.4厘米,通高27.1厘米,底部銘文:“大金天德三年歲次辛未九月重陽日造京兆府高陵縣毗沙鎮隆昌寺經藏院修塔主南行者”;陶質舍利盒長17.7厘米,闊11.2厘米,通高13.8厘米,底部銘文:“庚午歲天德二年四月八日造功德主南行者”。盒內裝有舍利和舍利子。依次還放有石質臥佛……[詳細]
推薦8
西安高陵錢幣博物館
  西安高陵錢幣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高陵區西韓街,2012年5月28日開館迎客。西安高陵錢幣博物館位于西安市高陵區西韓街銀鷹小區,該館以中國歷代貨幣大系為展示主線,分為歷史世系貨幣等5個陳列,藏品有3500多個品種、1萬余枚貝、布、刀、戈、環及方孔圓錢,突出體現了陜西周·秦·漢·唐等13朝貨幣特色。鎮館藏品有先秦“鐵半兩”、新莽“國寶“金匱直萬”等。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朱正,陜西省民間博物館協會常務副會長杜西亮,陜西省民間博物館協會秘書長、中國《收藏界》雜志社總經理高玉書,陜西省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姜西海,陜西省美術館原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耿建,西安市收藏協會副會長袁水清、秘書長咸建軍等二十多位領導以及收藏界的同仁參加了2012年5月28日開幕式。景點位置陜西省西安市高陵縣西韓街與東方紅路交叉口門票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免費入館參觀……[詳細]
推薦9
西安袁家村
  袁家村周遍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唐肅宗建陵石刻,是關中地區帝王諸陵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袁家村現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館、唐肅宗建陵石刻等歷史文化遺跡為核心的點、線、帶、圈為一體的旅游體系。禮泉袁家村主要是分兩個區,一邊是關中民俗,一邊是農家樂。被人稱為陜西麗江。 交通 路線一:西安---上機場高速(福銀高速)--- 昭陵出口下---- 向東七公里---到袁家村線路二:西安---世紀大道---咸陽---馬莊---阡東---烽火---北屯---袁家村線路三:西安---機場高速(福銀高速)---周陵出口下--- 阡東--- 烽火鎮--- 北屯---煙霞鎮---袁家村 景點位置西安市高陵縣……[詳細]
10、李晟碑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0
李晟碑
  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刻。原立高陵縣榆楚鄉渭河北岸的公路橋旁,現移存高陵縣文化館。此碑螭首龜座,身高310厘米、下寬146厘米、厚44厘米。碑額篆書“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碑文楷書34行,行61字,記唐朱泚之亂的的史實頗詳。此碑文明代已多漫漶,現字清晰但筆法拘窘,恐為后人重剜。碑為中興名將李晟立,碑文為宰相裴度撰,書法名家柳公權書,故世稱“三絕碑”。碑陰刻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和正德三年(1508年)李晟25世孫李贊( 陜西左參政)、李貢(山西布政使)祭平西王墓文二篇。此碑1956年由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高陵區景點>>>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在线āv视频国产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 日本综合精品中文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