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岳陽市旅游

岳陽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岑川李氏宗祠
  岑川李氏宗祠位于平江縣岑川鎮包灣村,又名隴西堂,位于湖南平江縣岑川鎮包灣村。李氏宗祠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其譜載明成化五年(1469年)就已存在,至清道光年間已歷經八次維修。今祠當為清代道光十九年重修。共占地12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田”字形,為三進兩院單層磚木結構建筑組群。其中三進由門廳、享堂和寢殿組成,并在門廳屋面出高大的“凸”字形牌枋樓;兩院呈雙天井院布置,并在兩側各設東、西廂房。總體布局合理,內部空間寬敞,通風采光性能十分優良。李氏宗祠為岑川地區最大的、最為完整的祠堂建筑,它是研究當地農業社會中,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下,是如何作為封建國家統治基礎的歷史見證。抗日戰爭期間,李氏族人利用宗祠支持和掩護過新四軍的對敵斗爭。該祠的存在,不僅是進行通常的祭祀睦族活動,客觀上也起到了培植……[詳細]
月田孫家大屋
  月田孫家大屋地處鐵山水庫上游,現有孫姓人口400余人。據孫氏族譜考證,明朝崇禎(1643年)孫姓先祖云仍公為避李自成之亂,舉家百余口由岳陽城府下坡遷居風景秀麗的孫家村,至今370余年。至宏昌公家業興隆,于乾隆38年大興土木,修造了孫家老屋,該屋占地4000多平方米,上下五重,雕梁畫棟,氣勢恢宏。后因人口發展,其五子邦彥公于道光六年(1826年)在老屋對門修造新屋園,古屋建筑,坐南朝北,占地約2300平米,長寬各33米,呈左右對稱的雙“井”字結構,主堂屋三進三廳,四個橫堂屋,四條小巷,六個天井,36間廂房構成,構思精巧,獨具匠心,通風采光,排水性能優異,且前有大院,院前煙火塘碧波蕩漾,塘邊古樟樹生機勃勃相映成趣,如今居住著幫彥公第八、九代子孫,且保持完好,斗拱飛檐,莊嚴氣派,雕梁畫棟,古色古香……[詳細]
23、仁義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仁義堂
  仁義堂位于華容縣注滋口鎮墟場福音堂中街二組,距縣城32公里,北臨藕池河與插旗鎮隔河相望,東與幸福鄉毗鄰,西南與南縣接壤。民居建于20世紀20年代,建筑方向55,為東南—西北向,平面呈長方形,長14.85米,寬13.65米。磚木結構。建筑四面設計風格一致,建筑共兩層,上下層四周分別設計為三個圓拱門形狀,在建筑的東南側和西北側的中間拱門上方分別模印有菱形花紋圖案,東南面的圖案似人像,可能是房屋正面,西北面的圖案為四葉花紋,在西北面兩側墻上部分別模印有一個五葉花紋圖案。上層房間四周為回廊,四周設圍欄,樓梯及樓板、圍欄均為木質。在上層離屋頂不遠處還設計有小隔樓,隔樓的東南、西北側對外分別開一小窗戶。屋頂為人字形屋脊,蓋小青瓦。據當地群眾介紹,該棟民房為20世紀20年代一羅姓地主所建,解放后被政府沒收……[詳細]
24、魯肅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肅墓
  魯肅墓位于3517工廠內南側,北距岳陽樓約200米,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封土高8米,直徑32米。墓周環行道邊砌花崗石護欄,南、北兩面有石級可登墓頂,墓頂建紅柱黃瓦六方小亭,高6米,占地20平方米。墓前有清光緒十五年(1889)巴陵知縣周至德刊立的“吳大夫魯公肅墓”碑。兩側為墓廬,今已開辟成展室向游客介紹魯肅的生平事跡。距墓碑八米處建有高3.5米,寬4米的四柱三開間石構牌坊。坊柱刻聯:扶帝燭曹0,所見在荀彧上;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對魯肅的生平事業、政治見解給予了中肯的評價。魯肅字子敬,東漢臨淮東城即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東漢末年東吳功勛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志·吳志》說他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家富于財,性好施與。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他獻出家產隨周瑜投奔孫權。孫權初次會見他密議國策時,他……[詳細]
團灣雁峰關
  團灣雁峰關建于清咸豐年間,為清代古建筑,位于扼湘鄂咽喉、守“湘北門戶”的臨湘市東南邊陲重鎮詹橋鎮團灣村鴻雁組。距離臨湘城區30公里、詹橋集鎮8公里。雁峰關夾于鳳凰、鴻雁二嶺之中,坐東北向西南,由關墻、關門、古道組成。團灣雁峰關保存較完整,關墻為夯土墻外包砌麻石。東西直抵兩側山麓,條麻石錯縫順石眠砌,砌筑工整。關門為青石券拱結構,門洞寬2.3米。南邊關門口高3.4米,北邊關門口高2.4米,關卡的券拱門眉鐫刻“雁峰關”三字。雁峰關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上,易守難攻,為軍事要塞,現在,在臨湘市乃至湖南省鮮有這樣大規模的關卡,且關卡上賦有楷書篆刻,同時,系臨湘四十八關之一,對考證清朝臨湘詹橋鎮的地域界限以及雁嶺南北兩地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史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2019年,團灣雁峰關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詳細]
青竹寺窯址
  青竹寺窯址時代為東漢。位于湖南省湘陰縣安靜鄉。此窯是研究我國南方早期青瓷生產與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窯址西臨湘江啞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南北約150米,東西約50米,面積近萬平方米。1988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湘陰博物館聯合進行發掘,在地層0土一塊細方格紋灰陶片上刻有“漢安二年×月二十五日”的殘片,因此確定絕對年代為漢安二年(143)。此窯燒造的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器形有碗、盆、罐、壺、盤、瓶、酒樞等,其中罐的數量多,并以折肩罐為其特征。胎質灰白,釉色以青釉為主,開小片,釉色光潔如玉,青翠透明。紋飾主要為粗、細方格紋,釉下刻水波紋、弦紋、蕉葉紋、幾何紋等。窯具為圓形和圓形器托兩種。此窯址是研究我國南方地區早期青瓷生產和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以研究和探討湘陰兩晉至宋元時期青瓷燒造經久……[詳細]
保全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位于平江縣木金鄉保全村店頭大塅,距平江縣城70公里,是一處清代家廟建筑,始建于清康熙30年(1693),座北朝南,四進三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由門樓、門廳、正廳及兩側廂房組成四合院,東西長,南北寬。第一進門樓,兩側為“入弟”、“出孝”,第二進門、廳左右兩側立石獅、石門、石鼓、石窗、石柱氣宇軒昂,門上 書-“方氏宗祠”;第三進為報本堂(亭子),原為三層重檐,純木結構,1998年方姓族人將亭子改為水泥鋼筋三層亭子。第四進為寢堂。宗祠為磚木結構,寢堂的東西相房均為硬山式,小墻為屏風墻,梁架屬抬梁式結構,梁柱雕刻精美,駝峰雕刻,各種龍鳳花草、人物故事等栩栩如生。2006年,岳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方氏宗祠具有較高的歷史、人文、科學、藝術價值。同時,對當地民俗、民情、民風的研究,……[詳細]
李六如故居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縣嘉義鎮泊頭村人。1912年赴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留學,回國后投身革命。1921年入黨。辛亥革命期間,任國民革命北伐軍總部黨政處長,師黨代表,在中央蘇區期間,任稅務局長,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總行副行長、代行長;到達延安后,擔任毛澤東同志辦公室秘書長,中央行政學院代院長,中央財經部副部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東北財經辦事處副主任,東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長兼法院院長;建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法律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代檢察長,黨組書記等職。全國政協第二、三屆常委,著作有《六十年的變遷》。李六如故居,建于清道光年間,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3160平方米,磚木結構,具有湘北古民居建筑風格。……[詳細]
平江慘案遺址
  平江慘案遺址位于加義鎮上街33號,是1938年2月至1939年6月新四軍平江通訊處駐地和平江慘案事件的發生地。舊址為臨街兩間鋪面,西鋪面原為“天和號”雜貨鋪,為三間一進;東間商鋪原為“億昌藥號”,往里延伸至汨水邊,為三開間四進深加后雜房和后院落。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軍第二十集團軍楊森部突然包圍了新四軍駐平江通訊處,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兼湘鄂贛特委書記、新四軍高級參謀涂正坤、中共湘鄂贛組織部長羅梓銘、新四軍駐贛辦事處秘書兼江西省委組織部長曾金聲、中共湘鄂贛特委秘書主任吳淵及通訊處工作人員吳賀泉、趙綠吟等慘遭殺害,制造了舉世震驚的“平江慘案”。 2019年10月7日,平江慘案遺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仇鰲墓(仇鰲詩碑林園)
  仇鰲墓(仇鰲詩碑林園)位于汨羅市古培鎮雨壇村沖里仇。占地2775㎡,墓冢占地30㎡,圓形東西向,墓地地勢開闊,田園、青山環繞,兩側建有仇鰲詩碑林園。仇鰲是中國革命史冊上屈指可數的先哲之一,又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一生憂國憂民,心系國家安危,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仇鰲墓作為紀念仇鰲先生的主要紀念地,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仇鰲一生愛國為民,興學育人,為建‘人民共和’而不懈奮斗。素以書史自娛、喜吟作字、詩法少陵、字師平原、風格卓然。是一位愛國詩人、教育家、書法大家、中國民主革命家。有《半肺老人吟草》、《辛亥革命前后雜憶》、《湖南文獻·序》等詩文傳世。2011年公布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湘陰文星塔
  湘陰文星塔是與湘陰文廟齊名的古建筑。文星塔始建于宋元時期地處湘陰縣城東八角街,后有坍塌。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縣李炳重修。塔用麻石平鋪壘砌,斜面上收至頂,塔高31米,塔基高0.84米,邊長4.34米,占地88.4平方米,塔七級八方,每一層交錯對開四個拱門,并有翹首護檐,塔身中空,內有石砌螺旋踏步49級。第一層內有“科甲蟬聯”石碑,上面刻有知縣李炳所題碑銘。塔剎頂由三顆生鐵圓球組成。剎身由剎桿穿中連接,撐立在剎座之上,剎座疊壓于塔頂平臺,使整座塔的比例十分協調精美漂亮,“塑魁星于頂,繚以墻欄堅之”,因此文星塔又名“魁星塔”。景區地址: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八角街乘車線路:在岳陽乘大巴至湘陰縣再轉小巴前往……[詳細]
陸城禮堂
  陸城禮堂位于岳陽市云溪區陸城鎮居委會,建于1964年,是建國初期陸城重要的公共建筑,也是岳陽歷史文化名城陸城南北正街歷史文化街區不可替代的歷史建筑。禮堂平面大體呈“凸”字形,磚木結構,由二層門廳和正廳兩部分組成,建筑面積為560㎡。門廳正立面為三段牌坊式墻體,在墻面的不同部位堆塑卷云、花草、和平鴿、各種幾何形紋飾及立體五角星等圖案,極具時代特色。正廳由主席臺和觀眾席兩部分組成。陸城禮堂建筑外觀雄偉,它既是歷史的舞臺,也是文化的聚合地。其平面布局、屋頂樣式、梁架結構及正立面墻體造型裝飾等,是中西建筑風格結合的產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2024年1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向鈞烈士故居
  向鈞烈士故居位于平江縣向家鎮山陂村,東北距平江縣城45公里。故居座東朝西,總面積約900平方米。故居整體為磚木、夯土結構,小青瓦屋面。故居住戶介紹:故居原為三進,現老屋保留一進,中間有天井兩個,后有古井一口,墻體損毀嚴重,部分已倒塌,周邊環境被擾亂。向鈞(1906-1928),湖南平江向家人。1906年3月出生于平江縣平緩鄉山陂村石洞磚屋(現向家鎮山陂村),192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長沙市學聯主席,中共衡山地方執委書記等職。1927年被捕,1928年1月24日英勇就義,毛澤東同志曾稱贊向鈞同志“是一個忠實能干的同志”。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營盤園遺址
  營盤園遺址位于汨羅市桃林寺鎮東塘村五組,東徑113°05′52.0″,北緯28°57′02.4″,海拔73米,遺址總分布面積90928平方米,為丘陵地帶,表土種有杉樹和旱地農作物,遺址東面距京廣鐵路約600米,南面與蘭樹坡山相連,西面距S201省道150米,北面與梨樹園山相連。在遺址區內發現有灰坑及文化層,遺址斷面文化層深為25—120㎝,在梨樹園發現有商代墓葬群,其中一座出土有繩紋陶釜和硬陶瓿,陶瓿帶有婁孔圈足,飾有指甲紋、方格紋、弦紋及附加堆紋、器型較大。營盤園遺址采集有大量標本,其主要可辨器型有:陶鼎,圈足盤,釜,大口缸,罐,紡輪,礪石等,文化層堆較為豐富。……[詳細]
平江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位于湖南省平江縣三市鎮白爾村,始建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建筑面積955平方米,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由前廳、后寢、東、西廂房、書院組成正方形四合大院。兩院呈雙天井布局,并在兩側設東、西廂房,廂房兩側各安放一扇八角門,連接左右書院。總體布局合理,內部空間合理,通風采光性能十分優良。余氏宗祠為三市地區最大的、最為完整的祠堂建筑,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下,是作為封建國家統治基礎的歷史見證。該祠的存在,不僅是進行通常的祭祀睦族活動,同時也起到了培植文教、勸課農桑,保一方平安的特殊作用。并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有用的人才。……[詳細]
墳山堡遺址
  墳山堡遺址該遺址位于良心堡鎮同興村,為一北高南低的臺地。該遺址的東南面有一條悅來河,自東向西流過。面積156406平方米,屬彭頭山文化、皂市下層文化、屈家嶺文化,距今8200-5000年。1990年試掘有夾炭陶,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其紋飾有刻紋、戳印紋、繩紋、弦紋、鏤孔等圈足盤、缽、支座等,屈家嶺文化的曲腹杯、罐鼎、甑、簋、豆、甕和龍山時期的等。2004年1月18日岳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3月,墳山堡遺址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四向各至遺址文化堆積邊緣外3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50米處。……[詳細]
華容七星墩遺址
  七星墩遺址位于東山鎮東旭村13組,為高臺遺址,四面環水,進口處為人工筑建,東、西、北三面環繞大荊湖,遺址四周分布七個高約4—6米的土墩,地勢較平坦,遺址表土為耕地。文化層為黃褐色粘土,厚約0.6—3米,采集石器有斧、錛;陶質為夾砂紅陶、泥質白陶、灰陶、磨光黑陶,紋飾主要有繩紋、弦紋、方格紋、戳印紋、附加堆紋、藍紋、刻劃紋等,可辨器形有大口缸、鬶、鼎、盤、釜等。該遺址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時被發現,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確定了其保護范圍,為研究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分布情況及當時該地區人類生產、生活狀況提供重要實物資料。……[詳細]
郭嵩燾墓
  郭嵩燾墓位于沙溪鎮劃江村.坐北朝南,封土高0.7米,直徑3.4米,占地面積300平方米.郭嵩燾.字伯琛,號筠仙.筠軒,別號玉池老人,玉池山農.湖南省湘陰城西人,年少時就讀于湘陰仰高書院.長沙岳麓書院,道光五年中季才.道光十七年中進士.咸豐三年曾國藩創辦湘軍.成為其得力助手,咸豐八年,離開曾國藩,入值上 書房.光緒二年率人出使英國并創辦使館.光緒五年回國,晚年在湖南設禁煙會.光緒十七年病逝.葬于飄峰<今汨羅市沙溪劃江村>.當時建有陵墓、墓蘆、毀于十年浩劫。后由當地民辦遷回原地址—沙溪劃江村.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詳細]
大界萬家大屋
  大界萬家大屋。萬家大屋位于岳陽縣月田鎮新南沖街道。萬家大屋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 年)開基,經過10年建設竣工,迄今已有255年歷史,因其屋場所有男性為萬姓,無一雜姓,所以稱之為“萬家大屋”。萬家大屋又叫“愛國大屋”,因其百字家訓第一個詞為“愛國”,自清乾隆年間時為縣令的萬端溪即正廉公,在山東做地方官圍剿倭寇有功,乾隆皇帝御賜“恩榮”匾,到了近現代更是涌現了如何超群(原名萬滌塵)、萬年、萬明香、萬秉乾等清正廉潔的典范和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人物,被月田人民廣泛知曉、口口相傳成就了“愛國大屋”。……[詳細]
郭嵩燾故居
  郭嵩燾故居,位于湘陰縣城關鎮三井頭,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磚木結構,建筑面積647平方米。郭嵩燾(1818-1891),湘陰縣文星鎮人,舉人出身。早年就讀長沙岳麓書院,1852年力促曾國藩出山,并參贊其事,助創湘軍。后歷任廣東巡撫、福建按察使、兵部左侍郎、禮部左侍郎 ,1875年以兵部左侍郎、欽差大臣派赴英國,為首任中國駐英公使。1880年主編完成《湘陰縣圖志》。2002年5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故居圍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30米處。……[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