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是文廟(又名孔廟)的主要建筑。《順德府志》記載:順德府文廟“建自唐,尋廢”。順德府文廟大成殿原名為“文宣王殿”,唐開元2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自此全國孔廟的主殿皆被稱為“文宣王殿”。“大成”取自《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一語,孟子贊頌孔子達到了集古圣先賢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趙佶尊崇孔子“集先圣先賢之成”,下詔將“文宣王殿”改名為“大成殿”。現在各地文廟大成殿門額上方橫匾的刻字為清雍正皇帝御題“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大成殿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建造在一個平面呈長方形的石砌臺基之上,前有很寬的月臺,青石地面,東西長30.8米,高1.2米,寬9米,中間設踏道。臺基四周安裝了欄板望柱,月臺上建有精美的雕花欄板,月臺下正對大殿……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