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峭墓年代:五代座落地點:邵武市和平鎮坎頭村簡介:墓體呈圓形,居中做圓形隆起,-石壁,底面平鋪放射狀塊石;內徑2.9米,外徑4.2米,面積13.66平方米。墓體之后,居中立清乾隆四十四年(1783)重修墓碑。黃峭墓之右后方,是黃峭父親錫公的墓塋。墓之左后方,立有道光十七年(1837)的“黃族禁碑”1通。黃峭(871~953),福建邵武人,官至后唐工部侍郎。保護范圍:墓區四周各向外延伸15米。2009年,黃峭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金坑儒林郎第年代:清座落地點:邵武市金坑鄉金坑村簡介:坐西北朝東南,由居中的主座和左側小花園組成,總面闊22.37米。主座單進合院式,由門樓(內帶門廳)、主廳、春亭組成,占地面積352.34平方米。宅第外部圍以高大的“一”字迭落式封火山墻,立面門樓磚雕精巧細致,檐下彩繪生動鮮麗;宅第內部布局合理,挑檐、雀替、隔架斗拱及隔扇、花窗等造型精美。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金坑儒林郎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毛湛毛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點:光澤縣司前鄉臺山村簡介:清嘉慶年間(1796~1820)建,建筑面積720平方米。磚石構一字式門樓,前后三進,三開間。正大門與大殿前天井之間為戲臺,屋頂為廡殿頂;天井兩側廊樓為看臺。正殿與中殿間置過廳,過廳兩側為天井。戲臺與過廳均有藻井,木構件雕飾豐富精美。毛氏家族部分后裔在臺灣,近年后裔陸續來祠謁祖尋親。保護范圍:四周封火墻向外延伸60米。2009年,毛湛毛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大梨溪橋又名交龍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澄源鄉大梨溪村北約100米處,地處政和、壽寧、周寧三縣交界區,為古代往來三縣之交通孔道。該橋架于暖溪支流大梨溪上,因橋東為獅子山,橋西為鳳凰山,當地人視兩山為兩條龍,故取名交龍橋。該橋始建年代失考,現存建筑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秋重建,1949年曾再次修葺。該橋為木拱廊橋,長27.8米,寬5米,凈跨14.5米,孔高6米。橋面建廊屋13間,立柱56根。廊屋高4米,中亭廊高6米,設神龕祀觀音。橋西建交龍寶殿,祀臨水三夫人。……[詳細] |
![]() | 屏山書院遺址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五一村府前自然村,年代為宋至清。遺址東西長110米,南北寬105米,面積為10000平方米,由前側驛道、四周圍墻和內部建筑群基址組成,建筑年代從南宋至清。屏山書院遺址為迄今國內為數不多經考古勘探證實的朱子文化史跡,為朱子文化研究提供實物資料。保護范圍:東以最突出的東側圍墻向外10米,南向外延伸10米至紗帽山,西至西側圍墻外10米,北至北側驛道外10米。2018年,屏山書院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上梅暴-動-遺址位于武夷山市上梅鄉后壢村,時代為近代。1928年10月,崇安縣(今武夷山市)上梅、下梅農民在共產黨員徐履峻、陳耿等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隨后,在農村廣泛組織“民眾會”,領導農民打土豪,破倉分糧,推動閩北革命斗爭。領導暴-動-的指揮中心舊址土木結構,懸山式屋頂,面闊26米,進深40米。建筑物大門保持原狀,院內已改建。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詳細] |
![]() | 洋后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外屯鄉外屯村洋后自然村,系木拱廊橋。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橋拱跨度33米,寬4.86米,橋屋屋頂距河面25.6米。橋面立柱4排共48根,有橋屋11間。該橋位于古驛道之要沖處,歷史上雖曾多次維修,但因年深月久,頻遭風雨及洪水侵襲,橋臺下陷,橋身傾斜。2007年5月,由本村人吳守木擔綱,對該橋進行整體抬升矯正,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維修,歷時9個月竣工,從而使該橋得到完好保護。……[詳細] |
![]() | 峽陽百忍堂位于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將軍街,年代為清。簡介:即峽陽張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間(1736-1795)重建。沿中軸線依次有門埕、門樓、門廳(帶戲臺)、天井、大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三山跌落牌坊式,磚雕精美;大門內額與門后清代壁畫彩繪保存較好,墻面嵌有“分縣讞語”“縣正堂秦審語”碑等。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峽陽百忍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下梅鄒氏家祠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年代為清。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單進合院式磚木結構建筑,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328平方米。由門樓、天井、正廳、太師壁、后天井等組成。牌樓式門樓,開三門,磚雕裝飾精美,浮雕龍紋、花卉、人物等圖案。家祠系鄒氏清初遷徙下梅后,因經營茶業致富后建造。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南至當溪,東、西、北從圍墻各向外延伸10米。……[詳細] |
![]() | 書坊陳氏民居位于建陽市書坊鄉書坊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楠木廳,建于1903—1905年,由大門、門廳、天井、正廳、后廳,兩側廂房等組成,大小90余間,占地面積646平方米。用的100余根柱及橫梁、窗戶和桌、椅、床等主要家具均為楠木,雕刻精美,古樸典雅。2013年,書坊陳氏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面至大路,南面至民宅,西面至民宅大路,北面圍墻外延50米。……[詳細] |
![]() | 牛鼻山遺址年代:新石器時代座落地點:浦城縣管厝鄉黨溪村該遺址位于浦城縣管厝鄉黨溪村。東西長80米,南北寬約40米,總面積約3200多平方米。1989、1990年秋,福建省考古隊先后兩次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1989年10—12月沿大土坑周圍布方,共開5?5米探方17個,揭露面積425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13座,灰坑4個。1990年10—11月在第一次發掘的基礎上,向四周擴大布方,以期找出墓葬區的分布范圍,計開5?5米探方19個,揭露面積457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6座,灰坑4個。兩次發掘面積合計9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時代墓葬19座,灰坑8個,出土石器、玉器、陶器等文化遺物30……[詳細] |
![]() | 榧村大圣廟大殿位于建甌市玉山鎮榧村,年代為元。簡介:元元統年間(1333—1335)建,坐東朝西,建筑面積110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梭形柱,覆盆式柱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維修中發現脊檁下皮墨書“元統”等字樣。寺為省內罕見的元代木構建筑。2013年,榧村大圣廟大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公路,南至山澗,西至公路,北至山溝。……[詳細] |
![]() | 興賢書院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宋,由朱熹啟蒙老師胡憲構筑,初為鄉學,元代毀于兵燹,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建。書院坐西朝東,現存面積252平方米,由大門、前廳、天井、大廳等組成,磚木結構,硬山頂,磚、木、石雕及彩繪裝飾等較為精美。保護范圍:東至路邊水溝外20米,南、西、北各至墻體外20米。2018年,興賢書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浦城三山會館位于城區西南,交通路與和平路相交處,是福州旅浦同鄉所建,因福州別稱“三山”,故稱之為“三山會館”。始建年代約在清中期,光緒三十三年(1907)重修。建筑為斗磚風火墻圍合的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門樓、戲臺、天井、拜亭、大殿,兩側為廂房及鐘鼓樓。現存面積821.57平方米,總進深達43.88米,格局基本完整。會館大門八字型,為宏偉壯觀的九間九樓仿牌樓式立面門樓。大磚門上方嵌石雕“三山會館”四字。戲臺上、下二層,分內、外二區。戲臺的外區,就是前臺表演區,飛檐翹角,裝飾華麗,是整組會館建筑的精華所在。戲臺單檐歇山頂。頂部做八角形藻井天花。前檐額枋的立面,雕出鯉魚跳龍門圖案;二……[詳細] |
![]() | 杉關年代:唐、明光澤縣止馬鎮杉關村簡介:唐廣明元年(880)始建,古稱“甌閩西戶”、“閩西第一關”,明洪武三年(1370),沿山脊筑城垣,屏障閩贛之邊界。兩翼城堞尚存,殘存關門城垣厚6.5米,高3.3米;原關門上方 “閩西第一關”石匾尚存。保護范圍:城墻內外兩側各延伸20米。2009年,杉關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福字樓年代:清座落地點:光澤縣崇仁鄉崇仁村簡介:清早期建, 由停轎廳、門廳、天井、大廳、后廳及附屋等組成,建筑面積830平方米。正廳規模宏偉,空間高敞;細部裝飾精美。后廳圍繞天井設東、西、南、北四廳,均面闊三間,當地稱“十字廳”。保護范圍:四周封火墻向外延伸60米。2009年,福字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多寶塔:建陽多寶塔位于距水南5里的鯉魚山,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為八角七層閣式寶塔,石磚木混合結構,每層八面佛龕內均雕有佛像,是建陽縣文化歷史悠久的重要標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多寶塔毀于火。0梯被燒毀,塔身遭雷擊,殘缺破損,1986年進行修建,周圍興建3座六角休息亭,使亭塔交映,景色佳麗。登塔頂四望,障礙一空,潭城景色盡收眼底。2013年,水南多寶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塔周邊各外延20米。……[詳細] |
![]() | 洋塘梁氏宗祠年代:明座落地點:光澤縣崇仁鄉洋塘村簡介:明崇禎七年(1634)建,保持明代祠堂建筑風格。兩進合院式,由門樓、門廳、正殿、后殿等組成,面積360平方米。五山式磚構門樓,正殿前檐卷棚軒,后殿置神龕。保護范圍:祠堂四向山墻外延伸50米。2009年,洋塘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武夷山史跡(懸棺、虹橋板、摩崖刻石、劉子羽神道碑)位于武夷山市風景區內,時代為青銅時代至清。……[詳細] |
![]() | 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武夷山市市區列寧公園,時代為現代。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