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汪子嚴木牌坊位于祁門縣箬坑鄉(xiāng)上汪村舜溪河邊進村巷道上,座東朝西,為明正統年間舉人汪子嚴立。牌坊跨街而立,高約6米,二柱三樓式,上額枋書有“進士”(注:舉人又稱鄉(xiāng)進士)二字,下額枋書“戊午科進士汪子嚴”字樣。木柱直徑18厘米,柱底有方形石礎,前后有四塊長3米、寬15厘米、厚10厘米石條斜撐固定,是縣內僅存的木制牌樓。經修繕保存現狀較好。汪子嚴木牌坊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溪塔,位于黃山市歙(音shè)縣城南約四十公里王村鎮(zhèn)小溪村西水口處。小溪塔建設于明嘉靖年間。八面七級樓閣式建筑結構磚塔,現殘存四層,高約二十米。傳說原先計劃造七層,因施工不當,未完工,只造了四層。也有說是七層造好后,遭雷擊,上面三層被擊倒,只留下了四層。小溪塔二至四層每面皆設門,門兩邊各設一佛龕,正面腰檐下有黑白紋飾圖案(現每一層挑檐下的圖繪依然完好),多以福祿壽為題材。底層有塔室,另有石砌登道。塔上長有野滕,塔頂雜樹茂盛。塔頂層出現多處裂痕,四層塔身已出現裂縫。徽州人在古村落的選址上,以依山傍水、枕山環(huán)水、背山面水為理想的人居吉地。凡是古村落,通常或建于山環(huán)霧繞,云蒸霞蔚的山谷之地;或建在兩山夾峙,眾水匯集的山塢;凡是古村落,必建有水口,水口處,必植有名樹佳木,建有亭塔樓閣,以利鎮(zhèn)鎖,聚……[詳細]
  桃源廊橋位于閃里鎮(zhèn)桃源村口兔耳溪上,廊式石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橋長20.4米,寬4米,高5.2米,單孔,橋上建橋廊,兩側廊墻開什錦窗各6個,東西兩端設門出入,廊東豎有《桃源里橋記》銘文碑。橋頭門額“古津”楷書,為清同治五年(1866)吳得英所題,橋孔篆書額“桃源橋”。橋西堍建有八角形魁星閣,“文革”時被毀,1999年村民集資重建。2008年3月公布為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較好。桃源廊橋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24、東皋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皋塔位于祁門縣鳧峰鎮(zhèn)恒峰村塔下組(赤橋自然村)旁。明嘉靖年間(1522~1566)由里人方楷倡建。原為5層,萬歷時(1573~1620)增建至7層。塔呈六邊形,高42米,底層直徑7米,磚石結構。底層一面設門,入門即一佛龕,龕后有石階沿壁盤旋而上。二層以上四面有窗,每層塔檐懸有風鈴,塔頂為葫蘆狀鐵剎。登塔遠眺,附近山嶺、田野、河流、村舍盡收眼底。2008年3月公布為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一般。東皋塔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閶江雙橋(平政、仁濟)位于祁門縣祁山鎮(zhèn),時代為明清。閶江雙橋為祁門縣平政橋和仁濟橋的合稱。位于祁門縣城東閶江之上,上橋名“平政”,長78米;下橋稱“仁濟”,長79.4米。兩橋各寬7米,均為五孔,全用紫砂石砌成,兩端各有石階上下。雙橋相距250米,窺拱遙含,上下相望,頗為壯觀。攀嶺俯視,雙橋象一個漂浮在閶江上的等號,與兩岸“河街”又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布局奇特,景致極佳。《中國名勝詞典》稱:“雙橋橫陳江上,宛如雙虹盤地,光彩四射。”雙橋昔為“”之首,素有“閶江雙虹”的美稱。閶江雙橋(平政、仁濟)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26、辛峰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辛峰塔,位于徽州(黃山市)休寧縣榆村鄉(xiāng)富溪村西山頭。明萬歷年間榆村人光祿寺丞程爵建。為六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36米,基底周長21米,每層有四個拱門,塔內有219級盤旋梯直通塔頂。頂有鐵鑄塔剎。塔門洞兩側墻上設佛龕,原有磚雕佛像659尊,現僅存三分之一。辛峰塔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休寧蘭渡橋位于休寧縣齊云山鎮(zhèn),時代為清。蘭渡村位于休寧縣城西,是全國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齊云山的東大門。該村歷史悠久,古有“齊云山東起蘭渡”之說,古驛道石板路至今猶存。唐代前這里已形成商埠。明弘治十年(1496年)興建的蘭渡古石橋,更是當地的一道美景。蘭川古橋又名別駕橋,蘭渡橋。明弘治十年(公元1496)知縣李燁創(chuàng)建。橋上建有亭、廟等,甚為壯觀。明、清各朝,數度維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橋被洪水沖斷,亭與廟俱毀,里人汪檉捐銀數千兩,重修,橋身長88米,寬6.6米,6墩7孔,橋兩端原有臺階,1957年拆去臺階,填土為坡,改為公路橋。休寧蘭渡橋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海陽夾溪橋位于休寧縣海陽鎮(zhèn),時代為清。夾溪橋,在休寧縣城海陽鎮(zhèn)西面,橫跨北源河,10墩11孔,全長189米,橋東不遠處,即是休寧西城門,民國時改成公路橋,現北面另建新橋,少有車輛通行。橋頭的文保碑顯示夾溪橋為黃山市2012年2月公布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保碑邊還有休寧縣人民政府1990年3月所立的重修碑。……[詳細]
  吳魯衡涵記老店位于休寧縣萬安鎮(zhèn),時代為清。吳魯衡涵記老店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商山黃村小學位于休寧縣商山鎮(zhèn),時代為清。黃村小學坐落于黃村中,由中憲第后代黃滌于1910年發(fā)起創(chuàng)辦。小學原為私塾,建筑獨特,屬民國時代風格。現留存有著名教育家黃炎培親臨小學時題辭“知君所學隨所進,許我重游到皖南”及時任教育部長朱驊題辭“桃李爭輝”。商山黃村小學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31、旋溪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旋溪塔位于黟縣柯村鄉(xiāng)旋溪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清代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曾經重修。該塔是一座磚、木、石結合,以磚為主體的古代藝術建筑。塔身高約七丈,平面呈六角形,共分五層,下大上小,榱1甍瓦,飛檐翹角。塔頂為鉆尖形,尖端配以彩瓷葫蘆頂,更加顯得宏偉挺拔,古樸精美。塔基用石塊砌成,塔圍約六丈余。塔身底層朝路一面有一園拱門,門上方有“溪山鐘秀”四個大字。塔身內部為空心式,沿內外腔墻有夾壁甬道,砌磚階梯,共四十八級,螺旋向上,游人隨階梯折轉攀登,可達頂層,塔內每層均有佛龕,上供有雕塑或彩繪的佛像,三面開有園拱形窗口。旋溪塔的斜對面,還建有一座三間庵堂,中間為正殿,供有大佛,稱之為大佛庵。一九三四年八、九月間,我皖南游擊大隊在這里襲擊了偽壯丁隊。在塔上當年用叛徒孫志高的血寫的警告……[詳細]
  環(huán)山樓位于黟縣碧陽鎮(zhèn),時代為清。環(huán)山樓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溪口古留亭位于休寧縣溪口鎮(zhèn),時代為清。溪口古留亭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34、懷德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懷德堂位于黟縣縣城,時代為清。懷德堂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胡開文墨店位于休寧縣海陽鎮(zhèn),時代為明。胡開文墨店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憲伯坊,又名“程昌牌坊”,坐落在祁門縣胥嶺鄉(xiāng)六都村東和溪之畔,與“和溪”橋相鄰。六都,古稱善和里,曾有“小小祁門縣,大大六都村”之稱。由于善和程氏敦儒崇教,鼓勵本族子弟上學入仕,并采取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因此,由科舉入仕者不計其數,明代四川按察使程昌便是其中之一。程昌,字時言,號和溪,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卒于嘉靖三十年(1551)。少時從學于其兄程杲,后又受業(yè)于樂平程楷,正德三年(1508)春中進士,正德八年(1513)升任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當時福建沿海海寇猖獗,民受其害。于是受命巡按福建,恩威并用,平息了海賊。正德十三年(1518)奉命兼管云南、四川、陜西諸道之后,又屢建功績,嘉靖六年(1527)升四川按察使,兼提督學政,以德治蜀,不事刑法,使其所轄境內安然無患。晚年閉戶修書,著有《竇……[詳細]
337、王璧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璧墓坐落在安徽省祁門縣閃里鎮(zhèn)銅鑼灣村.銅鑼灣古代又稱“灣坦”,由于該地四面環(huán)山,形成鑼形,后人因而易名為銅鑼畈。王璧墓就座落在銅鑼灣的南面,為其與章、程、周三位夫人合葬墓。墓坐北朝南,由墓道、拜臺、墓冢三部分組成,面積約130平方米,規(guī)模頗為壯觀。寬敞的文閃河呈S狀由北向南繞其而過,環(huán)境十分優(yōu)雅。目前,墓冢已被其后人集資修復。而國內外歷史學家,尤其是民俗研究專家以及學術界專家也多次前來考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璧墓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故隱士汪君墓志銘”碑刻位于寧國市甲路鎮(zhèn),時代為元,類別為石窟寺和石刻。2016年,“故隱士汪君墓志銘”碑刻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章山題壁位于黟縣碧山村章山,時代為宋。章山題壁座落于碧陽鎮(zhèn)碧山村漳河上游,距碧山村約2公里,題壁系南宋開禧三年(1207年),鄉(xiāng)賢汪廷圭及當時村中一些退隱官宦,鄉(xiāng)坤和文人等12位老人在谷雨日游覽遵孝寺時的題詞刻石。題壁高達10余米,寬約5米,每字大約20cm見方,共有楷書166字,題壁距今790余年的歷史,雖部分石刻已風化,字跡尚能辨識,是黟縣保存最早的文字實物資料。章山題壁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眾家山新石器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遺址。位于黃山區(qū)城西25公里的太平湖鎮(zhèn),銅黃公路(銅陵至黃山)旁。遺址面積1萬余平方米。因遺址為眾家山山脈一高坡地,故名眾家山遺址。1970年,陳村水電站建成蓄水,遺址大部分被水淹沒。旱季水位下降時,遺址仍可露出水面,地面可見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等遺物。該遺址1993年發(fā)現。區(qū)文化部門多次派人到實地進行調查,采集了大量標本,有磨制石斧、石刀、石鏟、石、石、網墜等石器30余件;有陶器和原始青瓷器豆、尊、壺、紡輪等完整器皿10余件;還有紅、灰印紋陶片百余件。陶片多為灰陶,紅陶次之;有夾砂陶和硬陶兩種。可辨別的主要器形有鼎、罐、缽、尊、豆、碗等;陶片的飾紋主要有方格紋、席紋、米字紋、回紋、圓圈紋、水浪紋、曲折紋、弦紋等。從采集的標本看,石刀多為雙把石刀,與本……[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