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黃山市旅游

黃山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吳魯衡涵記老店位于休寧縣萬安鎮,時代為清。吳魯衡涵記老店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休寧蘭渡橋位于休寧縣齊云山鎮,時代為清。蘭渡村位于休寧縣城西,是全國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齊云山的東大門。該村歷史悠久,古有“齊云山東起蘭渡”之說,古驛道石板路至今猶存。唐代前這里已形成商埠。明弘治十年(1496年)興建的蘭渡古石橋,更是當地的一道美景。蘭川古橋又名別駕橋,蘭渡橋。明弘治十年(公元1496)知縣李燁創建。橋上建有亭、廟等,甚為壯觀。明、清各朝,數度維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橋被洪水沖斷,亭與廟俱毀,里人汪檉捐銀數千兩,重修,橋身長88米,寬6.6米,6墩7孔,橋兩端原有臺階,1957年拆去臺階,填土為坡,改為公路橋。休寧蘭渡橋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葉挺囚禁處位于歙縣徽城鎮中山巷3號,1941年1月發生“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長葉挺被俘后被押至歙縣,關在商人程灼如宅。后轉送上饒。現保存良好。葉挺囚禁處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閶江雙橋(平政、仁濟)位于祁門縣祁山鎮,時代為明清。閶江雙橋為祁門縣平政橋和仁濟橋的合稱。位于祁門縣城東閶江之上,上橋名“平政”,長78米;下橋稱“仁濟”,長79.4米。兩橋各寬7米,均為五孔,全用紫砂石砌成,兩端各有石階上下。雙橋相距250米,窺拱遙含,上下相望,頗為壯觀。攀嶺俯視,雙橋象一個漂浮在閶江上的等號,與兩岸“河街”又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布局奇特,景致極佳。《中國名勝詞典》稱:“雙橋橫陳江上,宛如雙虹盤地,光彩四射。”雙橋昔為“”之首,素有“閶江雙虹”的美稱。閶江雙橋(平政、仁濟)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5、東皋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皋塔位于祁門縣鳧峰鎮恒峰村塔下組(赤橋自然村)旁。明嘉靖年間(1522~1566)由里人方楷倡建。原為5層,萬歷時(1573~1620)增建至7層。塔呈六邊形,高42米,底層直徑7米,磚石結構。底層一面設門,入門即一佛龕,龕后有石階沿壁盤旋而上。二層以上四面有窗,每層塔檐懸有風鈴,塔頂為葫蘆狀鐵剎。登塔遠眺,附近山嶺、田野、河流、村舍盡收眼底。2008年3月公布為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一般。東皋塔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世二品坊位于徽州區巖寺鎮虹光村忠塘,時代為明。三世二品坊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汪子嚴木牌坊位于祁門縣箬坑鄉上汪村舜溪河邊進村巷道上,座東朝西,為明正統年間舉人汪子嚴立。牌坊跨街而立,高約6米,二柱三樓式,上額枋書有“進士”(注:舉人又稱鄉進士)二字,下額枋書“戊午科進士汪子嚴”字樣。木柱直徑18厘米,柱底有方形石礎,前后有四塊長3米、寬15厘米、厚10厘米石條斜撐固定,是縣內僅存的木制牌樓。經修繕保存現狀較好。汪子嚴木牌坊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8、寡婦亭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寡婦亭位于黟縣宏潭鄉竹溪村,時代為清。寡婦亭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彥興堂位于祁門縣歷口鎮彭龍村,建于明代年間,系村中汪氏支祠,座西朝東,磚木結構二進五開間,門樓為汪宗順牌坊,前設天井,無寢堂,祠內木柱、梁架無精雕細作,建筑風貌簡樸,體量較小。建筑通面闊10.5米,通進深15.1米,占地面積159平方米。2012年2月公布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一般。……[詳細]
  紹德堂位于祁門縣箬坑鄉合利村下汪自然村,為下汪村汪氏宗祠,座西朝東,磚木結構,三進三開間,門口有院,前后天井,寢堂為二層結構。建筑規模較大,通進深38.7米,面闊20米,總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祠內雕刻古樸,無精雕細作。2012年2月列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1、光慶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慶堂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彭龍村中,系村中汪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間,座北朝南,磚木結構三進五開間,祠門增設圍墻,門內有青抱鼓石一對,雕刻精美,前后設有天井,祠內木雕甚少,享堂桅口飾有斗拱式斜撐,左墻嵌有道光十七年罰戲碑一塊。建筑體量較大,氣勢恢弘。建筑通面闊15米,通進深35.8米,占地面積537平方米。2012年2月列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光慶堂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2、敬敷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敬敷堂位于箬坑鄉倫坑村內,為“汪氏支祠”。座北朝南,三進五開間,由儀門、享堂、寢堂三部分組成,祠堂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清代重修,保存較為完整,建筑面闊14.3米,進深47.4米,占地面積678平方米。該建筑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祠前水池及欄桿仍保持原樣,儀門兩側的抱鼓石以及祠內的石雕、木雕均精雕細作,充分體現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和審美觀。祠內保存的石碑刻對徽學的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2012年2月列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敬敷堂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汪觀清祖居位于歙縣坑口鄉,時代為清。汪觀清祖居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4、許家廳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許家廳位于歙縣徽城鎮斗山街,時代為清。許家廳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逢鏗祖居位于歙縣岔口鎮,時代為民國。第一個登上南極中國人張逢鏗的故鄉,是歙縣南鄉的岔口鎮廬山村,這是一個建在半山腰的風景秀麗的小山村,人口兩三百,民居多小巧,數株百年大樟樹形成了水口,進村穿過小巷豁然開朗,只見三幢高大的住宅連成一排,這就是2017年黃山市人民政府剛剛頒布的市級重點文保單位“張逢鏗祖居”。張逢鏗祖居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陽本立堂位于歙縣三陽鎮,時代為清。三陽本立堂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小溪塔,位于黃山市歙(音shè)縣城南約四十公里王村鎮小溪村西水口處。小溪塔建設于明嘉靖年間。八面七級樓閣式建筑結構磚塔,現殘存四層,高約二十米。傳說原先計劃造七層,因施工不當,未完工,只造了四層。也有說是七層造好后,遭雷擊,上面三層被擊倒,只留下了四層。小溪塔二至四層每面皆設門,門兩邊各設一佛龕,正面腰檐下有黑白紋飾圖案(現每一層挑檐下的圖繪依然完好),多以福祿壽為題材。底層有塔室,另有石砌登道。塔上長有野滕,塔頂雜樹茂盛。塔頂層出現多處裂痕,四層塔身已出現裂縫。徽州人在古村落的選址上,以依山傍水、枕山環水、背山面水為理想的人居吉地。凡是古村落,通常或建于山環霧繞,云蒸霞蔚的山谷之地;或建在兩山夾峙,眾水匯集的山塢;凡是古村落,必建有水口,水口處,必植有名樹佳木,建有亭塔樓閣,以利鎮鎖,聚……[詳細]
138、永錫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錫堂位于黃山市祁門縣閃里鎮文堂村上文堂組,系村中陳氏藻公一脈的宗祠,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陳舍公之手,取名于《詩經》“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句。祠堂座西朝東稍偏,三進五開間,門前漢白玉抱鼓石一對,前后天井,寢堂明式風格顯著,建筑通面闊19.6米,通進深52.6米,占地面積1031平方米。久經風雨侵蝕,近年族人捐資重修,有專人管理。2017年8月列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9、旋溪塔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旋溪塔位于黟縣柯村鄉旋溪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清代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曾經重修。該塔是一座磚、木、石結合,以磚為主體的古代藝術建筑。塔身高約七丈,平面呈六角形,共分五層,下大上小,榱1甍瓦,飛檐翹角。塔頂為鉆尖形,尖端配以彩瓷葫蘆頂,更加顯得宏偉挺拔,古樸精美。塔基用石塊砌成,塔圍約六丈余。塔身底層朝路一面有一園拱門,門上方有“溪山鐘秀”四個大字。塔身內部為空心式,沿內外腔墻有夾壁甬道,砌磚階梯,共四十八級,螺旋向上,游人隨階梯折轉攀登,可達頂層,塔內每層均有佛龕,上供有雕塑或彩繪的佛像,三面開有園拱形窗口。旋溪塔的斜對面,還建有一座三間庵堂,中間為正殿,供有大佛,稱之為大佛庵。一九三四年八、九月間,我皖南游擊大隊在這里襲擊了偽壯丁隊。在塔上當年用叛徒孫志高的血寫的警告……[詳細]
  桃源廊橋位于閃里鎮桃源村口兔耳溪上,廊式石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橋長20.4米,寬4米,高5.2米,單孔,橋上建橋廊,兩側廊墻開什錦窗各6個,東西兩端設門出入,廊東豎有《桃源里橋記》銘文碑。橋頭門額“古津”楷書,為清同治五年(1866)吳得英所題,橋孔篆書額“桃源橋”。橋西堍建有八角形魁星閣,“文革”時被毀,1999年村民集資重建。2008年3月公布為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較好。桃源廊橋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 亚洲日本精品第一区 | 亚洲愉拍国产自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