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 > 宿豫區旅游

宿豫區文物古跡介紹

斗墩遺址
  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西北斗墩村(沂河南岸南200米),侍嶺鎮中心街道北約2公里處。墩存高3.5米,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5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下層是1.5米厚的西周文化層,有夾砂紅陶繩紋甗、腹片、鬲足、石刀等遺物。表層土是黃河改道淤積形成的黃沙土,見有西漢泥質繩紋灰陶片,器形有罐、缽等。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該遺址作農田使用,主要種植小麥等旱作物,表面仍可見陶器殘片。該遺址上建有幾間老房子,無人居住,地表為農田,并有楊樹林,東側、南側、西側均為農田。遺址中部為一條南北道路,北約200處為沂河。當地村民以前取土造田,文化層被不同程度破壞。……[詳細]
宿遷財神廟
  財神廟,清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通圣街北首,建筑群南側為皂河鎮區街道,西側、北側為民宅,東側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大院,陳家大院東緊鄰大運河,南約1公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1.5公里處為宿皂路(宿遷通往皂河),南約3公里處為宿邳路。該建筑群建于清康熙年間為廊院式建筑格局、磚木結構、小平瓦屋面。正堂為明三暗五。前屋三間。有東西配房,建筑面積約450平方米,原占地約1000平方米,現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財神廟原為民間祭祀財神的廟宇,周邊百姓每逢吉日進廟上香、敬奉財神、祀求降福、賜財。解放初,財神廟被地方房管部門收管。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為區公所和公安派出所使用,90年代初派出所撤出,財神廟被皂河鎮政府收回,租給地方群眾從事商貿活動。財神廟整體建筑風格清……[詳細]
邱墩遺址
  邱墩遺址,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陸宋村三組北約1000米處。根據資料記載,該遺址原墩高約3米、東西長約50米、南北寬約50米,面積約2500平方米。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根據地形測定該遺址墩存局部高約0.5米,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土壤為紅黑色。曾采集到大量的泥質灰陶罐、缽、碗等殘片及筒瓦等。該遺址因當地村民農田改造以及大面積深度取土,遺址東側文化層遭到嚴重破壞,已與周邊農田基本相平,僅有西側小部分遺址高出地面。遺址東、南、西、北皆為農田,其中南約1000米處為陸宋村村落,北側1000米處為沂河,南側約4公里處為曉侍路。……[詳細]
  張大營遺址,漢代,縣級文保單位。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西陵園村南約1000米處。遺址東側為四級水泥路,路東為農田,南側10米為侍繼友等9戶民居,南300米處為宿沭公路(省道304線),西側為農田,北側約500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蔡集烈士陵園。根據歷史資料記載,該遺址地勢略高,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米左右。地表見有漢代繩紋夾砂灰陶板瓦、泥質灰陶罐、缸及磚塊等。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西側被當地村民挖了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水塘,文化層被嚴重破壞。由于該遺址沒有詳細勘探和發掘,文化內涵情況尚不完全明確,根據周邊曾發掘過的部分遺址分析,遺址內還應分布一些漢代墓葬。宿遷素有“洪水走廊”之稱,大部分地區為黃泛區,該遺址所處鄉鎮地勢……[詳細]
  路墩遺址,新石器、商周時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路墩村西側約100米處。墩子較大,因當地村民取土造田,加之雨水沖洗等因素,對文化層造成不同程度破壞,現存墩高約3.5米,南北長約24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土壤為黃褐色沙土和崗淤土,遺址內分布農田、樹林和農用水渠、道路以及現代墓葬30余座,墩子頂部種植旱作物。遺址內采集到少量新石器晚期遺物,有鼎足、縷孔圈足豆、雙系壺、高柄杯等陶器殘片。地表暴露出西周時期文化遺物比較豐富,多系灰黑陶,鬲足尖圓短小,有的表面飾繩紋。豆盤分灰陶和黑陶兩種:灰陶豆為圓唇、直口、盤身內束、腹部較陡、盤面較大;黑陶豆為方唇、微斂口、淺腹、盤面較小,外壁凹凸不平。甗為泥質黑陶,其間飾一周指渦紋,上下通飾繩紋。遺址上還采集……[詳細]
  尖墩遺址,年代為西周時期,宿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玉皇村尖湖組西側約10米處。遺址東側分布尖湖小組8戶民居,南側為農田,西側約300米處為民居,北側為農田。據當地群眾講述,該墩子原先很高,由于當地村民取土和耕種等原因造成墩子高度降低,文化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墩高約2米,長約250米,寬約150米,面積近四萬平方米,整體呈長方形,地表土壤黃褐色,土質為沙土和崗土,文化層厚約1米。1961年,南京博物院文物調查工作組對該遺址進行過調查工作,遺址文化層厚約3米,地表采集到一塊礪石和一塊扁平陶拍,拍上方格劃紋粗而深。鬲甗為灰砂質,短空足,寬襠,外表多有繩紋,甗腰有指窩一周;罍、瓿、罐、盆、豆等器物,均為泥質,輪制,表面光滑,顏色為深灰或黑色,除豆形器多為素面外,其余……[詳細]
  毛墩遺址,年代為西周時期,2009年被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鎮區北側約1000米、來侍路東側50米處,遺址東北200米是太平村八組。該遺址整體呈長方形,長約200米,寬約180米,遺址面積約3.6萬平方米,現殘高約1.5米(最高點),文化層厚約1米,地表土壤為黃褐色土,土質為崗土。根據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調查資料記載,遺址高約2米,文化層厚約1.5米,地表層采集到的陶片雖然以灰陶為主,但紅陶數量仍占較大的比例,可辨的器物有鬲、甗、罐簋等。采集標本:泥質灰陶罐為方唇、直口、矮頸、弧腹較深、大平底、外飾繩紋。甗腰為夾砂紅陶,腰間飾一周指渦紋,上下飾繩紋,具有西周時期的器物特征。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現場采集到夾砂紅陶鬲足、泥質紅陶罐口沿、豆柄等,……[詳細]
  沈墩遺址,時代為周代、漢代,2009年被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于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西高圩村陸沈組北側約500米處,遺址呈長方形,長約200米、寬約100米,殘高1.5米,面積2萬多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表層為漢代文化堆積層,其下有1米左右的東周文化層,再下層為西周文化堆積層。宿遷中運河以西以及以東的部分地區為黃泛區,古遺址均被掩埋在泛土下面,來龍鎮轄區范圍內地勢較高,沒有被泛土掩埋。表層土壤為黑褐色,土質為崗淤土。現場采集到的有泥質灰陶片、夾砂灰陶片,有鬲足、罐沿、豆盤、甗腰等。表土層也散見到漢代泥質繩紋灰陶片,器形有罐、缽等。陶片以灰陶為主,伴有少量的紅陶和黑陶,陶質細膩,器型規整。采集的豆盤殘片為圓唇,直口,內腹斜收,盤底外表突出。陶罐口沿分三式:Ⅰ式,方……[詳細]
  后墩遺址,時代為戰國、漢代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左莊村后屯組西南側約400米處,西側、南側和北側為農田,東北側約300米處為黃莊村自然村落。向北約800米處為“304”省道,周邊無其它道路。現存墩高(最高點)約1.3米,整體呈不規則圓形,遺址面積近2萬平方米,土壤為黑褐色,土質為崗淤土。下層發現少量的米字紋飾硬陶片,為東周文化遺存。上層為約1米厚的漢代文化層,遺物有繩紋泥質灰陶罐、盆、壺及磚、瓦等。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地表發現陶片較少。因地方老百姓種植取土進行耕地改造或者墊住宅,文化層遭不同程度破壞,保存狀況一般,如果地方政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護,不久將來很可能會損毀消失掉。遺址表面為農田植被,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2009年被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詳細]
  東大宅子遺址,時代為漢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路墩村東王組東南側約200米處。遺址的西側和北側均為村民居住點,東側300米處為三分干渠,南側為農田,東北600米處為路墩電管站,向南約2500米為“304”省道,交通較為便利。遺址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地勢向上隆起略高,表土是一層沙質黃土,文化層厚約1米,散見夾砂灰陶板瓦片、泥質灰陶罐、壺、缽等殘片和銅鏃等。遺址南部大部分為旱作物田地,北側地表為楊樹林。1996年村里在此墩上建窯廠取土,已夷為平地,文化層遭受破壞,保存狀況一般。現為宿豫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烏鴉嶺墓群,漢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侍嶺村黃莊西側約50米處。封土墩人工夯筑而成,原高約5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墓群整體呈長方形,南北約250米,東西約150米,面積約為3.7萬平方米。20世紀70、80年代先后發現有磚室墓、石室墓和畫像石墓,因遭嚴重破壞,形制無法了解,僅征集到8塊畫像石和數枚“五銖”錢。70年代農民平整土地時,在墓群的西部曾挖到磚室墓1座,系長方形疊澀頂,長2.4米、寬1.6米,隨葬品被盜,僅征集到“五銖錢”數枚,還可散見形制已遭完全破壞的石室墓,石材尚在。1984年秋在此發現一座畫像石墓,長2.20米、寬1.40米、高約1.6米左右,由八塊石板構成石槨。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實測墩存高約3米。墓群地表為楊樹林,并有30多座現代墳墓,……[詳細]
  卓圩戰場遺址,近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卓圩鄉沈莊村小卓村,張家港路西約100米處。該整體呈長方形,東西約300米,南北約300米,面積9萬多平方米。1939年舊歷正月初三宿城侵華日軍沿順河集向卓圩進犯,新四軍五十一軍六六八團郭營一連約六十余人,隱蔽圩內,待敵到不足100米處,機槍步槍手-雨點般落到敵人中去,敵指揮官被擊中落馬,死傷累累,戰斗直至下午,新四軍傷亡十人,敵人傷亡近百人。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舊址無跡可尋。現該遺址東側為楊樹林,西側為廠房。……[詳細]
  仰化行宮遺址,清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仰化鎮復隆鎮街道北側約100米處。2009年宿豫區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為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經林家莊時的臨時行宮,亦稱林宮。清道光年間大運河決堤,林家莊行宮被毀。后為紀念乾隆皇帝臨幸于此,在原址建復隆鎮,今復隆鎮僅為村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發現后,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查閱歷史資料、走訪當地群眾的基礎上,深入實地,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通過采集標本、開挖探溝和鏟探調查,已初步探明林家莊乾隆行宮遺址,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核心區域約為2萬平方米,地表深度最淺約0.5米,最深約1.6米,文化層深度約0.8米。遺址內除發現兩口古井外,普查人員還采集到大量具有時代特征的青磚、石柱礎等建筑構件。遺址呈長方形,上面主要為當地居民住宅。遺址東側部分……[詳細]
  孫莊小墩墓群,漢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關廟村孫莊組(張振俊家北150米),文物保護碑正南側。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勘探發現墩下有墓葬群,在該墓群北側最高部分地表0.6米下有磚室墓。該墓群整體呈長方形,面積約1萬平方米。2010年左右,老百姓取土墊宅基,改種水稻,使墩子遭到破壞,現墩存高約1米。據當地村民反映,在該墩東側,生產隊挖山芋窖時曾發現大量漢代青磚,并出土了少量鐵器、銅器等。墓群處在農田中,西北側有一面積約2畝方形水塘,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所挖,南150米外為孫莊村落,西北約3公里處為劉墩墓群。……[詳細]
  關廟北井,又稱后花園井,唐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永平村大莊組(徐業倉家東)。青石井盤,直徑1.7米,圓孔,孔徑0.68米,磚券井腹,徑約1.2米,井深約10米。經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測定,該井盤已經裂為數段,現外徑1.55米,內徑0.64米。……[詳細]
  關廟南井,又稱前花園井,唐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大王莊南胡春生家東側約60米處(大王莊東側南北向土路上東側)。西側為水溝,東側為農田。井圈被水泥覆蓋,井圈上被罩一高約0.5米、直徑0.6米的水泥管,南側立一塊砂巖材質的石條條石高0.54米,寬0.3米,厚0.12米,據說此石條為原井圈的殘件,現主要起到防撞保護古井作用。此井約在20多年前村里通自來水后停用。……[詳細]
  黃泥灘遺址,新石器時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長興村泰山斗西北約500米處。該遺址整體平面呈長方形,據當地村民講述,原墩高約4米,因取土造田墩高被降低。2009年文物普查時,該墩僅存高約1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5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6米。曾采集到石刀、石斧和夾砂紅褐陶缽、釜、鼎等,陶片紋飾有指甲、刻劃、附加堆紋等,屬青蓮崗文化遺存。現遺址作農田使用,上有幾座現代墳墓,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等。南為村落,西、北為農田。……[詳細]
38、康莊井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莊井,唐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安圩村康莊組一處農田里水溝旁(王家來家南200米處)。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該井盤為青石材質,現井圈已出現斷裂、坍塌,井口留有打水留下的磨痕。井盤外徑1.3米,井口呈圓形,直徑0.5米,井壁為青磚砌壘,井深約10米。據當地村民講述,約20年前,本村有一6-7歲的小女孩,和家人一起去挑水時,不小心掉入井內被淹死,后停用至今。現無人管理,周圍雜草叢生。……[詳細]
  陳墩遺址,時代為新石器、西周,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新莊鎮陳墩村墩北組(村民陳法力、趙永廣家后約50米),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因區劃調整,資料記錄上與來龍鎮的陳墩遺址實屬一處。該遺址整體呈圓形,高出地表約3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下層曾采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缽、鼎、夾砂紅陶釜,深腹圜底罐等殘片,紋飾有仿編織紋、斜方格紋等,屬青蓮崗文化遺存。上層為周代文化的堆積,暴露夾砂或泥質灰、紅陶殘片、器形有鬲、鬹、盉、簋、罐等,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還發現有紅燒土、灰坑等。2016年3月曾在墩頂部發現一處盜洞,后經當地派出所立案調查無果。遺址上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旱作物。2009年12月,被宿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陸圩島遺址,原為陸圩鄉政府所在地和集市場所,位于宿遷市湖濱新區區駱馬湖皂河段南側(離南岸約4公里),四周皆為水域,西側有養殖域,西側有皂河船閘、皂河抽水站、黃墩湖泄洪閘。該島南側約3公里處為駱馬湖防洪大堤和駱馬湖環湖大道(通往湖濱新區、宿遷等地)。該遺址為明清時期的遺址,因50年代駱馬湖季節性湖泊改為常年蓄水,島上村民移民,島嶼面積大范圍被水長期淹沒,島嶼的文化層被破壞。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該島嶼整體成橢圓形,面積僅存約1萬多平方米,島上樹木林立,有約5戶漁民居住,現存島墩高于周邊水面約1-4米,據反映,島嶼四周水內存留部分石雕、石刻、石碑等建筑構件,島上散落有青磚、石質等建筑材料。……[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无遮挡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