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桂林市旅游

桂林市文物古跡介紹

蓮花古墓群
  蓮花古墓群位于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蓮花村,年代為晉-南朝。蓮花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2、唐介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介墓
  唐介(996一1069),字子方,宋神宗朝副宰相,三司使拜參知政事。其墓位于興安縣高尚鎮江東村委大宜山(現為自治區人民政府下文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其遠世孫唐瓊于南宋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主持二修并重新刻石立碑。2004年,其后裔茗田村族人組織三修并立碑,以示宗功浩蕩,祖德昭彰![詳細]
中央縱隊機關宿營地舊址
  中央縱隊機關宿營地舊址位于灌陽縣文市鎮桂巖村,年代為近現代。中央縱隊機關宿營地舊址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24、海陽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陽廟
  海陽廟(包括明心寺、靈澤廟、海陽山摩崖石刻)明心寺位于桂林靈川海洋鄉東北方向的海洋山下。該寺始建于唐代,宋代賜名靈澤廟,明朝更名龍母廟,清稱海陽廟,后改稱明心寺,以祭祀湘漓二水之源神。……[詳細]
夏云紅三十四師宿營地舊址、 標語屋
  夏云紅三十四師宿營地舊址、 標語屋位于灌陽縣水車鎮水車村夏云屯,年代為近現代。夏云紅三十四師宿營地舊址、 標語屋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桐木灣村古建筑群
  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大廟塘村委會大桐木灣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據清光緒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譜記載,該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縣人,乾隆初年由全州遷至此聚居繁衍至今。大桐木灣村現存的古建筑種類齊全,風格獨特。村內尚存大量的清末年代的古民居、門樓、巷道、石板路、古井等。走進村落里,古宅連群成片,古巷曲徑通幽,可以感受古韻悠悠的美好。此外,秋季的這里,是一片絢麗美好的銀杏世界景致。大桐灣是著名的銀杏之鄉,林區有銀杏樹100萬株,延續著金色童話般的夢想,是一抹濃厚的深秋海洋物語。古老銀杏樹在村中隨處可見,其中一株號稱白果王的樹據說有三百多年![詳細]
227、三街古城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街古城門
  三街鎮在1954年以前,是靈川縣的縣治所在地。靈川自唐代初期建縣,至今已有1350多年。三街古城作為一座封閉式的城池,建有五個城門,這是有別于其他古城的。三街四座城門的命名,據先生考證,為明成化五年(1469年)廣西巡按監察御史袁凱督建靈川石城即將完工時,召集眾鄉紳議定:東門取“東勝”,是為紀念當年縣醫學訓導陸漢率鄉民東出奮勇殺賊,奪回被流寇掠走的眾多人、畜,大勝后賊人不敢再犯;西門曰“西化”,為紀念明天順七年(1463年)知縣曾鐸到任后,每月十五,便召集西邊六峒各瑤寨的寨佬于西門外開導,恩威并施,數年間各峒瑤民向化,四境安居樂業;南門取“鎮南”,為門對南面之堯山,巍然屹立,為一方巨鎮;北門叫“拱北”,取尊君之意。而建于古城東南方向的小南門,一反建城“四向四門”的規制而修建了五個城門,緣由主……[詳細]
大圩鎮毛村圣母宮
  圣母宮,為黃氏“祖廟”。毛村人認為自己是“邵武黃峭山家族”后裔,在圣母宮內供奉有峭山公及三位夫人(俗稱“三祖婆”)之像。乾隆三十三年春,黃姓族人商議籌備,將建于康熙年間的舊廟萱梵寺拆除,于乾隆三十五年在現址建起了規模更為宏大的祖廟“圣母宮”,并保留至今,其間曾是民國大圩區萬正鄉公所駐地和小學校址。到宣統二年的140多年里,圣母宮曾遭受過水災、蟻患等多種災害,黃氏先人先后三次對祖廟實施大規模維修。……[詳細]
229、灌陽關帝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灌陽關帝廟
  灌陽關帝廟,又稱武廟、西關協帝祠,位于古灌陽縣城郭西門外,即今灌陽鎮解放路,毗鄰縣直一小東南側,F存廟宇建筑坐西北朝東南,面闊12.1米,進深31米,占地面積496平方米,整體保存狀況較好,為自治區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保單位)。據關帝廟內現存的碑刻資料可知,該廟最早曾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重修,后又于明天啟元年(1621)、崇禎三年(1630)、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等時期經歷多次修繕、補葺。清康熙《灌陽縣志》地圖上的城關西門外也標有這座關帝廟。廟內現存的《關圣帝君廟貌碑題》突出反映了國家祀典之“禮”、民間信奉之“俗”在地方關帝祠廟修建和崇祀活動中的實際關系![詳細]
230、催官塔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催官塔
  催官塔 位于文市鎮月嶺村洞背山頂,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塔身實腹,全石 結構,石料接口均未用灰漿。塔身通高12.5米,七層八邊形,底層每邊寬1.3米,高1.8米。每塊料石高0.25米至0.3米。塔頂豎一石葫蘆,最上層有一浮雕,以下四層每層刻一大字, 上面二字剝落,字跡不清,為“口口直上”。該塔造形莊重,是灌陽唯一現在完好的石塔, 1980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灌陽學宮
  灌陽為廣西創辦縣學最早的縣。學宮始建于隋大業十三年(617) ,原址在縣治東 (今縣印刷廠至縣酒廠一帶),后經多次遷移,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東門外遷于西門外, 規模較前廓大且更為壯觀,為灌陽最大的古建筑群,占地約20畝。以大成殿縱軸為中心線, 中為大成殿,后為崇圣殿,前為露臺,面面俱為石;東西為兩廡各五間,臺下為瞻拜所;所 下屋五間,中名戟門,又名大成門,門左第一間前為名宦祠,后為更衣室,傍一間豎歷朝石 碑, 門右第一間前為鄉賢祠,后為齋戒所,傍一間為廚房;大成門前16.67米處為泮池,池 上建石橋;橋前13.33米處為欞星門,該門全以石為之,再前23.33米處為照墻。學宮左是教 諭署,署前為明倫堂,堂前建儀門三間,門前建頭門三間,門左是忠孝祠;右為訓導署,署 前為尊經閣,閣前為儀門……[詳細]
古城崗古城遺址
  觀陽古城,位于新街鄉湘溪村雀兒山前一帶。古城遺址座北朝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95米,城墻基腳厚8至15米。東有城門通向居民區,西有城門通向城外山(練兵場),東偏南有一大門,為古城主要出入通道。城北面和西北面有護城壕,東面及東南面為護城河,以防御外來侵犯;西南面為陡坡,西面地勢較平坦。東西城墻對稱位置各有了望臺2個;城墻均為夯筑,填土中有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打制磨光石器和陶片、罐底等遺物。城內陸勢東南偏低,西北面高;靠西北中央地帶有一高于四周2至3米的長方形臺基,地面平整,上有數處石柱。臺基北面和西北面曾掘出鐵制三菱矛10余件,可能是武器庫;臺基南面有一30平方米寬的洼地,發現有20厘米厚灰燼,夾有炭屑、銅渣,為當時冶煉場所。城外西北面約100米處有漢、晉、唐、宋墓葬群,東北角有戰國墓,F城……[詳細]
白沙古墓群
  白沙村古墓群位于黃關鎮東北面的白沙村背后,分布于平緩地和山頂,寬300多米、長約500米小古墓封土上長存松樹,封土大小不一,大的封土高2米,直徑11米;小的封土高1米,直徑6米。墓葬排列有序,有37座較集中。從考古試掘鉆探和暴露地面的陶器看,是西漢時期墓葬。墓區南側-是另一墓區,多是磚室墓,因被人盜墓,墓磚和陪葬品拋露地面,經鑒定為南朝墓。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34、李宗仁官邸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宗仁官邸
  李宗仁官邸是桂林市內現存的兩處最完好的名人舊居。官邸位于桂林市風景秀麗的杉湖南畔,這座被后人譽為桂林“總統府”的府邸建于四十年代,屬中西結合的別墅式建筑,布局一改傳統的南北走向而坐東朝西,以威嚴、氣派的主樓為中心,四周配建副官樓、警衛室、附樓、花園、停車坪等,占地4000多平方米。李宗仁官邸位于桂林市風景秀麗的杉湖南畔,與雙塔相傍,位于桂林市文明路4號。這座“桂林總統府”建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屬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筑。主樓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建筑面積818平方米。一樓有警衛室、客廳、秘書室;二樓有會議室、書房、臥室等。官邸緊靠杉湖南岸,環境優雅。原圍墻、主樓、副樓、副官及廚用平房保持完好,樓內還保存壁爐、澡盆等遺物。地址: 桂林市象山區文明路4號開放時間: 8:30-16:30門票免……[詳細]
岑德固及母墓
  “岑德固及母墓”又名“岑孝子坊”,屬于靈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垛子巖紅七軍養傷地
  垛子巖紅七軍養傷地位于灌陽縣文市鎮大灣村,年代為近現代。垛子巖紅七軍養傷地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37、石刻牌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刻牌坊
  石刻牌坊位于灌陽縣文市鎮月嶺村,年代為清。石刻牌坊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38、北流石拱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流石拱橋
  北流石拱橋位于灌陽縣文市鎮北流村,年代為清代。北流石拱橋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39、灌陽接龍亭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灌陽接龍亭
  灌陽接龍亭位于灌陽縣文市鎮桂巖村,年代為清代。灌陽接龍亭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灌陽榮豐亭
  灌陽榮豐亭位于灌陽縣文市鎮桂巖村,年代為清代。灌陽榮豐亭為灌陽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一级网址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熟女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美少妇视频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