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青島市旅游

青島市文物古跡介紹

花園頭明代墓碑
  花園頭明代墓碑位于萊西市院上鎮花園頭村東、村西南。墓碑分布在王氏墓地和新遷烈士紀念碑兩個地點,計八通,其中明代6通,清代2通。明代墓碑中有三通帶龜形碑趺,兩通帶龍紋和奉天敕命字樣。墓碑皆為白色花崗巖質地,系明代花園頭村王氏族墓地較有身份和地位的官宦墓。時代最早的是大明萬歷二十年立,最晚的是大清乾隆九年立。墓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墓碑一般在高2米、寬0.88米之間。書體有楷書、隸書和雙鉤三種。多數碑陰記事。是研究明代以來花園頭村王氏家族興衰的重要實物資料。為萊西明代石刻特別是碑刻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詳細]
熱心公益碑
  熱心公益碑位于萊西市望城街道東馮北村北20米,年代為中華民國二十四年,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熱心公益碑碑高2.10米、寬0.77米、厚0.22米,白色花崗巖石質。碑陽鐫刻“熱心公益”四個楷書大字,碑陰記載著滕世球、騰維序父子于民國初期廢私塾、興新學,成為膠東農村辦學楷模的光輝業績。由時任萊陽縣教育局長初海樵親自撰文并書丹。“熱心公益”楷書大字,結構渾厚飽滿,瀟灑自如,反映了初海樵書法藝術的扎實功底和藝術風格。是研究民國時期地方教育的實物資料。2009.12.9,熱心公益碑被公布為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3、青云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云宮
  青云宮又名龍王廟、龍母廟,城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紅島街道高家村西南山項上,面臨大海,從嶺密林環繞其周,景物宜人。據史料記載:青云宮建于宋代末年,曾有元代碑志,上鐫宋朝青云宮道長、東華少君、鐘離權、呂嚴、王嘉四人名字樣。宮址坐北面南,前有山門一座,院正中建一正殿,旁邊有兩偏殿;其前分設東西兩廂,各五間,東廂設鐘樓,西廂設鼓樓。大殿高十五米,正中祀玉皇大帝,龍王、雷公、電母、三官分祀兩側。東偏殿祀三霄女神,西偏殿祀龍母、禿尾巴老李諸神像。附近的龍母墳尚存。每年古歷九月二十五、二十九日逢廟會。……[詳細]
萊西東風渡槽
  東風渡槽位于望城街道埠后村西、前堤村北,該渡槽建成于1975年10月。渡槽全長1320米,寬5米,由95個涵洞構成,最大高度6米。屬采用雙曲拱和砌石拱連結式建筑結構。渡槽中間部位有“產芝水庫東干渠一分支,東風渡槽”字樣,兩側有碓塑圖案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應予以極大的關注”兩條毛主席語錄。東風渡槽是產芝水庫東干渠灌區工程的組成部分,實際灌溉面積1.5萬畝,曾為當地的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渡槽規模較大,且有標志性的建筑裝飾帶,有著較強的時代特點和保護利用價值。……[詳細]
董大莊遺址
  【董大莊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位于膠南市洎里鎮董大莊村東南部的高臺地上。遺址的東部是一條縣級公路,西邊有一條季節性河流。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土質松軟,土色為灰褐色,文化層厚約1~2米。從遺址中采集的人工遺物有陶片和石器,各類陶片中以夾砂黑陶為主,其次為泥質黑陶、泥質灰陶。陶器以磨光素面為主,有紋飾的較少,紋飾有弦紋、堆紋、劃紋等。可辨器形有鼎、罐、杯、盆等。石器有斧、鏟等。石器和陶器特征均屬龍山文化時期。遺址現為農田,保存較好。……[詳細]
126、崇德宮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德宮
  【崇德宮】位于平度市紅旗路91號,清代,崇德宮俗稱“老子廟”,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宮內出土殘碑載“未有此城,先有此宮”推斷,應建于漢末,后代屢有修復,現主體建筑為清末民國初時修建,占地面積2078平方米,大殿面闊5間,為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積201平方米。殿內原塑老子像,解放前遭破壞,現為平度市博物館陳列展室。院內遷建于此的原民國干威將軍彭壽莘家園內的集粹亭,另有仿古建形式的碑廊,嵌漢畫像石及歷代碑刻墓志銘等數十方。崇德宮為平度市區較古老的建筑,此建筑對研究平度城市的歷史變遷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詳細]
丁戈莊遺址
  【丁戈莊遺址】屬大汶口文化遺址。位于即墨市皋虞鎮丁戈莊村北約20米處的比較平整的臺地上,海拔高度10米左右。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的東、北、西和西南均為高山,東南距黃海3公里。皋虞至鰲山衛公路從遺址的西部經過。遺址北部有丁戈莊河自西向東流過。整個遺址地勢由南往北逐漸降低。遺址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30米,總面積約23400平方米。土質松軟,呈灰褐色。鉆探結果表明,遺址的東部堆積最厚,深達1.4米,而西北部較薄,西部與南部破壞嚴重。地表散見有陶片、石器、紅燒土塊及大量的貝殼,屬典型的貝丘遺址。遺址中采集的人工遺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絕大多數為紅陶和紅褐陶,橙紅陶數量較少。均為夾砂陶,其中少量夾有較大顆粒的云母片及貝殼粉末,形成器表紅白相間、色彩斑斕的現象。器表大多素面,紋飾有乳突……[詳細]
王氏家廟
  王氏家廟位于院上鎮花園頭村內,2009年12月公布,花園頭王氏家廟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座北朝南,建筑五間,進深一間。宗廟前檐有圓木立柱六根,上飾朱紅漆,石鼓形大理石柱礎。梁坊出檐至柱頭,為刻云紋繪藍底金線。欞式窗、木板門,結實大方。廟的脊潲均用小瓦拼花裝飾,碼頭花、潲頭花雕刻吉祥文字圖案。王氏家廟主體建筑面積為東西15米,南北7米,計105平方米,高度6.5米。王氏家廟現存廟碑一通,詳細記錄了建廟的經過及其集資情況,由廟碑知該廟落成于光緒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王氏家廟保存完好,廟內幾案一應俱全。……[詳細]
129、干佛閣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干佛閣
  【干佛閣】位于平度市城關,始建于明天啟年間,清順治時重修。閣主體建于寬闊高大的石砌拱門之上,南北長18米,東西寬13米,高7米,通高近20米。為重檐歇山式建筑、形若城樓,素有“魯東名閣”之美稱。1993年,平度市人民政府撥款對千佛閣進行了維修,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重新塑造了閣內塑像,繪制了平度歷史上重大事件的壁畫,增添了文字,更換了部分木構件和瓦件,目前已對外開放。千佛閣結構精巧,匠心獨具。有很高的科學和觀賞價值。同時對研究明清時期平度城市歷史的變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詳細]
匯泉炮臺遺址
  【匯泉炮臺遺址】位于市南區東部海濱的匯泉角上。設有炮臺1座,舊稱會泉岬炮臺,1902年建成,是德國在青島自建的第一空炮臺。北洋軍閥張宗昌曾加以修建,炮臺由石塊和鋼筋混凝土筑成,占地面積9萬平方米,設大炮5門。地下室設施完備,指揮室、寢室、倉庫及炊事、洗濯室等布局井然。并有輕便鐵道專為運輸彈藥之用。地面以茂密叢林為掩護,周圍護以電網。另有“匯泉炮臺之址”石碑―通,碑高1.5米,碑之南有一觀瀾亭,上鑲“觀瀾亭記”碑,1920年立。匯泉炮臺于1914年德國軍隊投降時自行炸毀。現遺址尚存。……[詳細]
東皂戶遺址
  【東皂戶遺址】 屬新石器時代——工商代遺址。位于黃島區瑯琊鎮東皂戶村東南,南臨皂戶河,西邊部分遺址壓于民房之下。遺址地勢呈臺狀,俗稱“金垌堆”。197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10米,總面積18000多平方米。土質為黃褐色,底部為灰褐色,較松軟,文化層厚約0.5~1.1米。由于歷年耕種翻土,地表暴露遺物較多,采集的陶器有灰陶鼎足、灰陶細繩紋鬲足、罐、豆、網墜等,石器有斧、錛、鑿、紡輪,另有獸骨、鹿角等。遺址現為農田。197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嵐遺址
  南嵐遺址位于河頭店鎮南嵐村北 400 米處,東靠北嵐村,西傍大沽河,南臨北嵐河,北倚緩坡地,東西約 200 米,南北約 100 米。遺址中所見遺物可分陶器、石器和骨器 3 類,尚有青銅鋸、箭鏃等的殘片。陶器以夾滑石夾云母的紅褐陶鬲為主,陶鬲為手制,素面,分襠較深,還有簋、尊、罐、缽等,共同組成珍珠門文化的主要器物群。南嵐遺址還發現帶非棱和繩紋的實足灰陶鬲,但數量稀少,僅有一件完整器,既說明中原“王化勢力”向外拓展,又說明此時中原文明對膠東萊夷部族的影響還很弱。南嵐遺址可定為商末周初。……[詳細]
美國教會醫院
  【美國教會醫院】位于平度市城關街道辦事處南關村。1891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謝萬禧來平度傳教,并隨后建立了醫院、教堂和學校,占地面積7704平方米。平度解放后,由于種種原因,教堂和其它建筑已被拆除,目前僅醫院一棟建筑尚存。教會醫院.占地面積580平方米,建筑面積812平方米,磚木結構,地上3層,地下1層。因建筑兩側起脊處呈八角形,所以當地百姓俗稱為“八角樓”。整個建筑布局嚴謹,錯落有致,既有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風格,又頗具西方建筑之神韻,可謂典型的中西建筑結合的代表。現歸解放軍某部使用。……[詳細]
魯格莊遺址
  【-莊遺址】屬東周文化遺址。位于萊西市馬連莊鎮-莊村東150米處的稍高臺地上。遺址東臨大沽河,一條南北向的大堤穿過遺址西部。遺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200米,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緩坡狀,遺址內涵豐富,文化層厚1~1.5米,地表暴露有灰坑等遺跡。采集的標本中以陶器最為豐富,主要有矮襠袋足鬲、簋、豆、盂、罐、鼎等;陶質以泥質灰陶為主;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等。銅器有劍、鏃、鋸等。遺址現為農田,保存較好。……[詳細]
小橋墓群
  【小橋墓群】為漢代墓葬群。位于即墨市王村鎮小橋村東西兩側的四個小山坡上。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500米,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共有漢代墓葬19座,各墓的封土高5~7米不等,直徑20米左右。墓群北依群山,南臨大海,東西兩側各有小河相繞。197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77年農民在墓區種地時,曾挖出一枚漢代金質“諸國侯印”。印呈方形,龜鈕,邊長2.5厘米。1986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為一級品。1992年,小橋墓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雄崖所故城遺址
  雄崖所故城遺址 位于即墨縣豐城鄉南、北雄崖所, 筑于明代。故城長寬各0.5公里,占地370畝。城墻夯土筑成,外包以青磚、石塊,墻高1丈左右,底寬1.5丈,頂寬9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為防倭而建,城南有營子和教坊,為當時駐兵和操練的地方, 東門和北門于清末倒塌,只存南門和西門,西門還保留原樣,門寬4米,進深10米,系磚石結構,門上“威鎮”二字猶存,是青島僅存的明代衛所所城。 2013年,雄崖所故城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島朝連島燈塔
  朝連島燈塔位于黃海青島港附近的朝連島上。該燈塔于1899年建造;1940年改建;1941年3月建成無線電指向標;1958年建成霧號;1993年燈塔大修。其主要作用是為進出青島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1948年8月28日,修復朝連島殘塔。1957年4月,海軍增建無線電指向標并正式啟用。1979年1月該指向標撤除。之后,朝連島燈塔歷經多次大修,均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基本保持原貌。2019年10月7日,朝連島燈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靈珠山菩提寺
  靈珠山菩提寺(原名白云寺)座落于珠山國家森林公園腹地大庵山南麓,屬漢傳佛教禪宗道場。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咸豐六年重修,民國31年(公元1942年)再一次進行修繕,“文革”期間遭受重創。2006年山東省宗教事務局批準重建菩提寺。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根據省、市宗教事務局的要求,在原址上實施重建。2009年9月,菩提寺建成、開放。菩提寺由山東政協常委、省佛教協會會長、青島湛山寺方丈、山東湛山佛學院院長明哲兼任方丈,并按照《宗教事務條例》的要求依法進行管理。景點位置青島市黃島區小珠山路2號珠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詳細]
葛家埠遺址
  葛家埠遺址位于萊西市院上鎮葛家埠村北20米處,1989年12月公布為青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地表采集和斷層采集標本說明,遺址含龍山文化和商文化遺物,地表散布有陶片、獸骨等,采集的遺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因主要文化內涵為龍山文化,故確立為新時期石器古文化遺址,面積約7000平方米,保護較好。遺址為河邊臺地遺址性質,西緊靠小沽河岸,東為緩坡狀丘陵,后有一條水沖溝。保護范圍為東至葛家埠通村路,南至葛家埠村,西至小沽河,北至崔家莊村民房。……[詳細]
德國領事館舊址
  德國領事館舊址位于青島市市南區青島路1號,建于1913年,初為私宅,占地面積1408平方米,建筑面積1165平方米。1926年,德國政府在此設立駐青領事館。南面入口用粗獷的蘑菇石砌半圓券。大樓中部拐角取以圓型,上方八邊形尖頂塔樓,相鄰兩側山花式山墻呈不對稱狀。1947年,孔子后人購買此宅稱“南園”,1986年捐贈給青島市政府。現為南園孔子紀念館。一樓客廳被辟為展室,陳列孔子畫像和相關的著作與文獻。2006年,作為青島德國建筑群之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