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的孔廟在應城公園內,是一處具有千年歷史的建筑景點和儒學圣地。應城孔廟作為儒學圣地,源于黌學。唐·顯慶元年(656年),韋思謙任應城縣令,始建黌舍。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令謝良佐于縣署衙的東邊,修建了學宮(即孔廟)。南宋·紹熙年間(1194年),劉炳宰應城,興建儒學,后毀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賈嚴又重建。明·景泰七年(1456年),知縣夏璣修殿、廡、門池;明·天順五年(1461年),知縣周鋒又增飾一新,并建明倫堂。八年(1464年),推官章禺于堂前辟兩齋:左曰“日新”,右曰“講習”,后為講堂。不久,又毀于兵禍。孔廟正式建成并傳于后世,則是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知縣汪清主持,重建大成殿五楹,高三丈,并有大成門、東西廡、明倫堂以及泮池、石橋、門前三坊和石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