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安慶市 > 迎江區旅游

迎江區文物古跡介紹

圣救主座堂
  安慶圣救主座堂,位于安慶市迎江區小二郎巷,老建筑安慶登云學校以北20米,坐西朝東,為磚石木結構,西洋建筑,雄偉莊嚴,青磚扁砌,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美國圣公會派華人傳教士黃郎齋到安慶傳教,并購買二郎巷籌建圣救主座堂、學堂、醫院及住院。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美籍傳教士林學汝在雙井街租房傳教。教會得富紳路琪光等人捐助,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大二郎巷購房始建“圣救主座堂”,時名安慶“圣救主堂”。清宣統元年(1909年)美國圣公會中國教會主教大會上,決定清宣統二年(1910年)皖贛教區從鄂湘皖贛教區分離,由安徽省的全部和江西省北緯28度以北部分組成,座堂暫駐蕪湖,擴建安慶“圣救主堂”為安慶“圣救主座堂”。教區全體大會選舉卜舫濟(Francis……[詳細]
安慶大士閣
  大士閣位于迎江寺內大士閣建筑群的第二進,為安慶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民國西式建筑,共二樓,大門突出,結構別致。清代順治十六年(1659年)懷寧知縣馬剛于迎江寺西側由南向北建四宜亭、慈云閣、廣嗣殿,這廣嗣殿就是老大士閣。民國七年(1918年)時任財政總長周學熙奉母之命,大修迎江寺,余資又在廣嗣殿西側建大士閣,即新大士閣。大士閣巷南端位于沿江東路的三孔橋街上,沿著水泥路拾級而上,北端高處就是大士閣。那個年代的水泥,安慶人稱之為“洋灰”,是稀罕之物。以水泥鋪道,可見這條小巷當年的規格之高。與水泥路垂直的小道為青石板路面,小巷西行的最窄處僅容一人通行。沿著這“一人巷”走到盡頭北拐,就是一排低矮的瓦屋,都是倚墻而立,為廟產。當地居民習慣稱之為“十八家(ga)”。若繞過十八家,便是迎江寺后面的放生池和和……[詳細]
安慶崇文樓
  位于安慶市安慶三中校園的西北角,矗立著一座建造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三層洋樓崇文樓,它就是原崇文中學的舊址。從錫麟街天主堂旁邊路過可以看到這棟老建筑,仿佛有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這座坐北朝南、三層高的老建筑,是民國時期崇文中學的舊址,人們習慣的稱它為崇文樓。該樓系中西合璧建筑風格,坐南朝北,磚木結構,青磚扁砌實墻;傳統明清時期風貌的皖派馬頭墻至今完好保存下來,近代皖派建筑風格挑檐等中國傳統建筑特征,包含了具有典型西洋線條等建筑風格元素;近代洋灰(水泥)扶手,早已懸掛在空中;罕見的水磨石階梯,被歲月打磨得格外光滑。……[詳細]
安徽勸業場舊址
  安徽勸業場舊址位于安慶市迎江區人民路448號,年代為1912年。2019年,安徽勸業場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徐錫麟安慶起義舊址
  徐錫麟安慶起義舊址位于安慶市錫麟街北端,市第二中學附近。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慶之二十五-------徐錫麟起義舊址及辛亥革命烈士紀念街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在此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可以說是辛亥革命前的第一次革命行動。現為二中南大門。……[詳細]
安慶內軍械所舊址
  安慶內軍械所又稱“安慶軍械所”。清末最早官辦的新式兵工廠。1860年由曾國藩創設于安徽懷寧黃石磯、安慶大觀亭。科學家華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國第一艘輪船。1864年遷南京,改建為金陵內軍械所。(安慶航道處機關大樓北15米處,是某領導視察時隨口一說這里有沒有可能是安慶軍械所的遺址?而被安慶相關部門認定為安慶軍械所的遺址,后安慶市文物局發現1861年這里是湖泊,又改為人民路一小和安慶染織總廠內安慶軍械所的遺址,并立文物碑)。今任家坡太史第為安慶內軍械所舊址,張文虎1861-1863年有對安慶內軍械所地址人員詳細記載。……[詳細]
陳延年、陳喬年讀書處
  光緒末年,陳獨秀嗣父陳衍庶在安慶南水關建公館,有三個大門樓,一個中式,一個西式,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后門,一共二--間。民國初年,陳衍庶在杭州與英商貿易失敗,此公館被北洋政府外交部查封,二次革命失敗后,又被皖系軍閥倪嗣沖查封。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自來水廠,公館大部分被拆遷。這里是陳獨秀之子陳延年、陳喬年烈士居住成長的地方,早在1990年,安慶市人民政府就將其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8、登云坡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云坡
  登云坡位于盛唐山地段,陡坡的高度與長度是“十三坡”之首。自建城以來,連接通向城區的交通要道。登云坡在大南門街口,朝東朝南走向的兩道坡,顯示盛唐山的方位。向北連接四牌樓,直通呂八街、雙井街,到達菱湖風景區。朝南沿坡而下,通向盛唐城門(又稱正南門),與古代長江盛唐灣渡口相毗鄰。東側經崎嶇的坡道延伸到小南門,西側連接任家坡街道。可以說,登云坡四通八達,是老城通往東西南北交通樞紐的匯集處。據史料記載,安慶之名始于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置安慶軍,后升為府,府址在潛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因外族入侵,知府黃干于大龍山之南,盛唐山之麓,盛唐山渡口之北筑磚城,以備戰守,移府治于此。南宋時期,安慶初建磚城歷史遺跡,如今難覓跡象;然而,盛唐山處的登云坡,成為當年古城址唯一的標記,留給后人豐富的聯想,與……[詳細]
陳獨秀故居舊址
  陳獨秀故居位于陳獨秀故鄉安徽省安慶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內,2013年在大批安慶市民呼吁要求聲中安慶市和千年宜城記憶廣場放棄拆除陳獨秀故居(故鄉舊居)計劃,暫時保留下來.辛亥革命勝利后,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陳獨秀先生與高君曼一直居住安慶南門內此洋樓,房產權屬陳獨秀先生個人,其子陳鶴年(陳哲民)誕生此樓二樓。……[詳細]
30、圣誕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誕堂
  安慶基督教新教的“圣誕堂”始建于1912年春,原名“成仁堂”,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教堂所在的地名為百花亭,教堂旁邊現今已全被居民區包圍。雖然教堂幾經翻修,但仍能感受到它所經歷的滄桑。據悉,清朝末年以來,尤其是1840年以后,大量國外傳教士進入中國內地,傳教士們順著長江逆流而上,沿途布道。安慶地處長江北岸,皖河入江處,皖西南的中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它成為了安徽省最早的省會。傳教士在此大修教堂,興辦學校和醫院。圣誕堂即建于那個時候。“圣誕堂”建筑為磚瓦結構平房,墻壁全是由青磚壘成,石灰勾縫。東西方向共開四面朱紅色木門,留有12個朱紅色窗框的玻璃窗,其中正門上方刻有“聖誕堂”三字。……[詳細]
31、廣嗣殿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嗣殿
  廣嗣殿位于安徽安慶沿江東路熊范二烈士專祠內。建于清順治十六年(1659)。為慈云閣整體建筑的一部分,在市內古建筑中最具特色,保存基本完好。殿高11.6米,面闊5間16.3米,通進深14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為重檐歇山頂式古建筑。大殿為徹上明造,殿內望磚鋪排規整。柱礎高0.5米,前后廊深均為3米,廊與廊間的中跨深為8.2米。前廊在兩邊山墻處開有拱券磚門,與殿側附屬建筑相通,構成整體。殿前六柱上端裝配木雕抱柱倒爬獅,長約1.2米,起斜撐作用。兩邊角柱礎下的臺基高出殿內中間四柱礎下的臺基0.15米。殿上檐承托老檐桁為九踩斗拱,而柱頭斜坐斗上承瓜柱,拱相間穿柱而過,四面重檐間共裝36朵斗拱。(1990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光明甫墓
  光明甫墓位于宜秀區楊橋鎮龍山社居委,年代為1963年。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光明甫墓被公布為安慶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安慶江西會館
  安慶江西會館位于安慶市迎江區,年代為清。2019年,安慶江西會館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夜夜 | 在线视频综合站 | 日韩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