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富民、祿勸、尋甸三縣交界的山鄉明珠—東村鄉,具有光榮的歷史和革命傳統,早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紅軍長征過富民時,便在這片深情的高山沃土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和希望。改革的春風吹醒了沉睡的大山,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歷經幾屆鄉黨委、政府和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憑借著當地宜人的氣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東村鄉已經成為全縣,乃至全市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鄉”“雞樅之鄉”“彩玉石之鄉”“板栗之鄉”“優質大米之鄉”……今天的東村,更以初具規模功能齊全的集鎮,儲量巨大的鈦資源和水電資源,奇特秀麗的普渡河峽谷風光、天然溫泉,醉人的芭蕉箐苗族文化風情,吸引著八方來客!
東村地處富民東北,距縣城67公里,離省會昆明64公里,普東公路從昆明普吉直達東村,東鄰尋甸,南接款莊,西北與祿勸接壤,全鄉總面積124.6平方公里,人口13590人,境內居住著彝、苗、哈尼、回、傈僳5個少數民族,具有自然資源、物產豐富兩大優勢。東村境內流淌著普渡河、東村河、馬過河等河流,水利資源豐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普渡河峽谷風光;礦產資源遍布全鄉,鈦、硅、石灰石、彩玉石等頗具開采價值。東村土壤肥沃,氣候宜人,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一年兩熟,是天然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目前,東村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道路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鄉森林覆蓋率達58%;優質板栗、優質稻、豌豆、大樹楊梅、紅櫻桃等農產品以其“早”而聞名遐邇,且種植面積分別達15000畝、4500畝、2421畝、1000畝、500畝,肉牛養殖達700余頭,利用當地雞樅加工的雞樅油久負盛名,綠色農業已初露端倪。
“十一五”期間,東村鄉黨委、政府將按照縣委、縣政府“農業特、工業興、田園美、休憩樂”的發展目標,圍繞“綠色”作文章,做大做強綠色產業,傾力打造“綠色東村”。狠抓農業農村工作,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綠色化進程。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農特產品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發芭蕉箐苗族風情、普渡河峽谷風光、天然浴場生態旅游和綠色農產品深加工,把東村建設成為集“綠色食品、田園風光、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綠色生態鄉。
“綠色的東村”正敞開胸懷熱忱歡迎各界朋友到東村做客,熱忱歡迎各地客商到東村投資,共同開發我們美麗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