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沙鄉位于劍川縣西南部,距縣城73公里,東、西、北分別與本縣沙溪鎮、象圖鄉、馬登鎮毗鄰,南與洱源縣喬后鎮接壤。下轄巖曲、大邑、東莊、西莊、彌新、文新6個村委會,30個村民小組,42個自然村,居住有白、漢、彝、傈僳、納西、哈尼六個民族。2015年末,全鄉總戶數2829戶,其中農業戶2061戶,非農戶768戶;總人口9370人,其中農業人口8456人,非農914人;有8個黨(總)支部,黨員445名。全鄉國土面積2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950畝,其中水田1598畝,旱地13661畝。全鄉海拔2200—2800米,年平均氣溫11.7℃,是以旱糧為主,多民族分散雜居的高寒山區農業鄉,也是云南省506個、大理州45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彌沙鄉有歷史悠久的鹽井文化,有豐富的水電資源、礦產資源和廣闊的山林面積,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有烤煙、泡核桃、蕓豆。彌沙鄉依托縣委、縣政府重點建設項目和產業,按照“生態立鄉、農業穩鄉、烤煙富鄉、核桃促鄉、畜牧活鄉、工業強鄉、科教興鄉、和諧建鄉”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培植了烤煙、畜牧、水電、林果四大支柱特色產業。近年來,全鄉經濟實力不斷提升,鄉村面貌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小城鄉建設穩步推進,各民族團結、社會繁榮穩定,開創了彌沙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良好局面。
2015年,全鄉財政總收入4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808.48萬元,糧食總產量4448噸,人均占有糧508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70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43元,0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項目標任務。
2015年,全鄉按照“穩糧、興煙、強畜牧、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思路,蕓豆、肉牛、肉羊及其它農副產品、畜牧產品的產量均穩步增長,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9870畝,糧食總產4587噸。大力實施科技興煙,種植烤煙4070畝,收購煙葉1.145萬擔,572.5噸,煙農收入達1446.5萬元,實現煙葉稅380萬元。畜牧業規范化、規模化養殖程度不斷提高,建成了兩個肉牛規模養殖場,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鄉實現畜牧業總產值4327.7萬元。完成中藥材示范種植7700畝,核桃種植8640畝。積極抓好天然林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嚴格落實黨和國家各項惠民強農政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機補貼等落實到位,共兌付惠農補助資金125.8萬元。彌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改變全鄉基礎設施落后局面的主要抓手,著力加大項目的爭取、實施和監管力度。2015年,全鄉新開工建設項目14個,續建項目10個,前期項目10個。全鄉各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249萬元,其中續建項目完成投資1895萬元,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4353萬元。已完成項目有獸醫站建設項目、大邑村活動室建設項目、大邑村整村推進項目、彌井村民族地區跨域發展示范項目、彌新彌井村一事一議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彌井重點村建設項目、彌沙河治理工程、楊家村扶貧推進場地平整項目、文新村委會建設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