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理國時,水塘鎮境域屬馬龍部(今莫沙)地,隸威楚府(今楚雄)。
蒙古憲宗時(1251年—1259年),立馬龍部為二千戶所,為二千戶所轄地,隸寧州(今華寧縣)萬戶府。
后改二千戶所為馬龍他郎二甸,為馬龍甸轄地,改隸元江萬戶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馬龍等甸管民官并于他郎(今新化)置司,為司轄地,隸元江路。
明洪武初(1368年—1372年),改為馬龍他郎甸長官司,直隸云南布改司,仍為司轄地。
弘治八年(1495年),廢馬龍他郎甸長官司改置新化州,為州所轄。
清康熙四年(1665年),裁新化州入新平縣,為縣轄地。
清乾隆五年(1740年),在今拉博村的白腳寨,設過拉博世襲土千總。
清宣統元年(1909年),全縣劃分為中、東、南、西、北5個區,為西區(戛灑)轄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西區改名第四區,屬四區五、六2鄉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原五、六2鄉并于七、八、九鄉(今者竜),改為鳳翥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后,仍名鳳翥鄉。
1952年,第五區改為第六區,劃出原鳳翥鄉,建為第七區(包括者竜在內)。
1958年,第七區分建為水塘、者竜2公社。
1960年,水塘公社并入者竜公社。
1961年,又分為者竜、水塘2個公社。
1964年,水塘公社改為第七區。
1969年,第七區又改為水塘公社。
1984年夏,改水塘區。
1986年冬,改水塘鄉。
1999年1月18日,改水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