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云南省 > 玉溪市 > 新平縣 > 古城街道

新平縣古城街道概況

[移動版]

古城街道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位于縣城西南部,東鄰桂山街道青龍社區,南連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西接平甸鄉紅星村,北以平甸河為界,土地面積145.8平方千米。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280米,氣候屬溫帶,日照充足。主要山脈有磨盤山、照壁山、文筆山、大龍箐山;主要河流有他拉河、清水河、平甸河;小一型水庫有他拉河水庫、團結水庫、納溪水庫。轄區內有世界最長的彝族浮雕文化長廊,民族特色濃郁的文化廣場,天人合一的錯峰調節池,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五彩云樓(大鐘樓),風景秀麗的團結水庫。

行政區劃 全街道下轄古城、納溪、昌源、他拉、錦秀5個社區,75個自然村,53個居民小組。

經濟概貌 2017年,全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現價)7.2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6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78萬元,比上年增長121.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79億元,比上年增49.2%;農村經濟總收入2.44億元,比上年增20%;農村居民人均所得14463元,比上年增15.4%。

農 業 2017年末,全街道有常用耕地面積1.16萬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78萬畝。糧食總產量456.9萬千克,比上年減0.3%;烤煙總產41.8萬千克,比上年增54.8%;油料總產0.12萬千克,比上年減90%。年末,生豬出欄4.08萬頭,比上年增12.1%;生豬存欄1.78萬頭,比上年增8.2%。大牲畜出欄1217頭,比上年增8.2%;大牲畜存欄2583頭,比上年增7.1%。蔬菜總產1597萬千克;畜牧業實現產值1.1億元。年內,完成去冬今春溝道歲修40件,改善4個社區灌溉面積2800畝;完成他拉社區孫家寨水庫出水溝三面光支砌防滲、團結水庫出水溝水毀修復、古城街道小(二)型水庫移民安置區扶貧項目工程等,共投資233.54萬元。至年末,共有庫壩45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9座、小壩塘35座,水庫及壩塘蓄水量為661.24萬立方米。

保 險 2017年,全街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5942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7455人,續保率96.39%,發放養老保險2.3萬人次、181.6萬元;建檔立卡戶參保率、續保率均為100%。城鄉居民門診減免3033人,醫療總費用8.35萬元,補償金額4.42萬元,門診受益率為19.25%(僅包含街道4個衛生所發生的費用)。養老金待遇領取1.91萬人次,150.81萬元,一次性喪葬補助56人次、3.36萬元。累計發放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金6830人次、59萬元,其中,死亡12人,兌現死亡補償金9.1萬元。

交通·電力 2017年末,全街道5個社區53個居民小組全部通公路、通電,協調配合推進昌源、納溪等4個社區農網改造升級建設。

科 技 2017年,全年開辦稻田養魚、核桃栽培管理技術、烤煙栽培技術管理、畜牧科技推廣、動物疫病防治、蔬菜種植培訓等實用技術培訓班18期,培訓1500余人次。繼續抓好新品種的引進和試驗示范工作。促進煙農增收致富,采取政府補貼、農戶自籌的方式將果蔬烘干機入駐他拉社區,成功采用果蔬烘干機烘烤烤煙,能夠節約能源、省時、環保,實現烤煙提質增效。

教 育 2017年,教育優先發展得到保障,進一步鞏固“兩基”成果,嚴格落實“三免一補”和各項優師優教政策,積極開展“三生”教育,確保學生營養餐工作全面推進。街道轄區內有小學2所,即新平縣第四小學和新平縣第五小學,學校占地面積3.5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有學生1452人,教職工119人。轄區內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輟學率控制在0.08%以內,初中達114%以上,控制在1.62%以內。

文化·體育 2017年末,全街道建有文化站圖書室1間,藏書3213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室(電子閱覽室)1間,農家書屋5個,有各類圖書1.14萬冊,農家書屋管理員5名;農村業余文藝隊26支332人,其中:星級文藝隊4支,市級優秀文藝隊2支;組建舞蹈隊、合唱隊等5支110人;開展文藝演出共11場,參加演出人員1200余人,觀眾1.12萬余人次;“十•一”黃金周啊波左鄉村旅游攝影及文學作品征文活動共征集到文學作品17篇,攝影作品60張;舞蹈培訓及下村文藝輔導18期1226人次。開展體育競賽活動7場次,參加人員1200人次,觀眾6000人次;開展趣味文體活動1場次,參加人員40人。利用資源共享室、農民網培學校、綜合輔導教室,共舉辦培訓17期,受訓1122人次。收集、整理民間手技藝、彝族民歌、小調、古彝文等4位傳承人的申報材料。開展文化旅游市場聯合專項檢查8次,共檢查45家次,發放通知文件30份;開展日常督查2次,共督查17家次。

廣播·電視 2017年末,全街道53個居民小組均可接收廣播電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衛 生 2017年,做好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工作,從規范衛生室管理、加強村醫培訓入手,不斷提高村醫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水平。加強社區衛生室管理,完善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對社區衛生室實行鄉村一體化“六統一”管理。完善參合群眾醫藥費用監控制度,定期向社會公示轄區參保群眾的住院報銷情況。街道共有衛生機構5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級衛生所4個,有病床18張,衛生技術人員21人,其中村醫12人;轄區內個體開診所3戶,從業人員12人。住院分娩率、孕產婦保健覆蓋率均達100%,傳染病發病率為8.75%,計劃免疫覆蓋率為100%。

民政福利 2017年,發放農村低保金41.42萬元,城市居民低保金153.59萬元,優撫對象生活補助金、老年人補助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208.64萬元,抓好殘疾人特殊困難救濟工作。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公益林補償、草原生態補貼共234.78萬元,“貸免扶補”35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19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46萬元、農村小額信貸畜牧業發展貼息貸款600萬元。推進古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深化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殯葬管理進一步規范,明確管理職責,發放惠民殯葬補助58人11.9萬元。武裝工作進一步加強,適齡青年兵役登記139名,青年應征入伍4名。年內,辦理失業證333人,組織轉移農村勞動力2302人,其中省外913人,并按時完成勞動力轉移信息登記和系統錄入工作;精準扶貧勞動力就業轉移培訓2期180余人,在納溪社區舉辦脫貧攻堅廚師技能及脫貧攻堅建筑工技能培訓班,并發放技能培訓證書。

精神文明建設 2017年,強化陣地建設和管理,建好用好微信公眾號《瑯琊古城》《新平新聞網•古城直通車》《錦上添花錦秀社區》等新媒體,共編發《新平新聞網•古城直通車》圖、文新聞250條,《古城簡訊》354期、微信公眾號《瑯琊古城》編發《新聞高鐵》37期518條、《玉溪日報》刊登古城新聞13條,新平電視臺播出古城新聞60余條,精心編排《十九大精神傳古街》《精準扶貧創新風》《共筑中國夢》等花燈小戲、小品,組織街道舞蹈合唱隊、各社區、小組文藝隊,以九九重陽敬老節、鄉村大舞臺等為契機,開展文化宣傳活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宣講活動。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在街道機關大院、啊波左小組、溪湖小鎮及各社區建成“感黨恩•跟黨走”“八德”“二十四孝”浮雕文化墻及走廊4處、主題公園1個、“善行義舉榜”宣傳欄6個;在街道機關、社區、學校開展以“孝老愛親”“弘揚良好家風家訓”為主題的道德大講堂活動23場;舉辦“書香錦秀讀書會”9期,會員80余人;開展創建黨建+省級文明縣城、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關愛自然•建設美麗鄉村”等志愿服務活動53次,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民主法制建設 2017年,扎實開展“七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縣工作,法律服務不斷優化。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領導包案制,開展現場接訪下訪,持續深化調解工作,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9批25人次,已答復辦理16件21人次,無民轉刑案件和越級-案件;排查調處矛盾糾紛381件,調解成功374件,成功率98.1%;安置幫教刑釋解教人員52名。深入開展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年內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行政審批事項,精減審批環節,提升服務質量,及時調整公布權責清單。整合政府網站和信息公開網站,推進政務公開。簡政放權不斷深化,梳理政府權責清單59項、行政審批42項。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