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澤河鎮轄13個村、290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96。47平方公里,基本鎮情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區位特殊。位于滇黔兩省三縣(區)結合部,東與角奎、龍街、奎香三鄉(鎮)毗鄰,南接貴州威寧石門鄉,西與昭陽區盤河、北閘、小龍洞三鄉相鄰,昭彝公路、內昆鐵路途經我鎮,是彝良對外開放的窗口;二是人口眾多。2005年末,全鎮總人口58077人,其中農業人口12371戶、54855人,有少數民族苗族6926人,彝族1990人,分布廣,居住分散。
三是氣候多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立體氣候突出,干、濕季節分明,旱、洪、冰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最高海拔2780米,最低海拔850米,是一個集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區為一體的農業大鎮,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四是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境內有洛澤河、巴抓河、龍潭河流域,有7座水電站;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主要有鉛、鋅、銅、硫、鐵,有被譽為世界煤炭“王中王”的小發路優質無煙煤,煤炭儲量,現已探明儲量為360萬噸,遠景儲量為7600萬噸,鉛鋅礦儲量為18.5萬金屬噸。
境內有56口鉛鋅礦,16對煤礦,7家選廠。 “十五”期間,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各族干部群眾緊緊圍繞縣委“農業富民,工業興縣,文化固本”的總體思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深化五區經濟開發,加快集鎮建設,培植四大支柱產業,妥善解決經濟社會發展0現的新矛盾、新問題,全鎮社會政治穩定,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黨的建設得到加強,經濟社會和諧、快速發展。
2005年全鎮農業生產總收入突破6000萬元,年均增長12%,工業生產總值突破1000萬元,年均增長15%,第三產業純收入突破500萬元,財稅總收入達113萬元,稂食產量達1047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80元,年均增收1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