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貝彝族鄉位于易門縣東南部,東接安寧、晉寧、西接銅廠鄉,南接十街鄉,北接龍泉鎮。全鄉轄七個村委會、68個村民小組、99個自然村、分別居住著漢、彝、苗、哈尼等8個民族,總人口17697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9140人,占51.6%。全鄉總面積17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770畝,森林面積130000多畝,森林覆蓋率41%。
最高海拔2522米,在水塘象山頂。最低海拔1510米,在驛馬坡。地勢北高南低,高山峽谷相間,過境河流扒河由北向南流經境內。全鄉主導風向為西面風,平均降雨量800—900毫米,年平均氣溫15.8℃,平均日照2000小時,年無霜期230多天,呈立體氣候。主產稻谷、玉米、小麥、蠶豆、烤煙、豆豉,林果產業有板栗、泡核桃、優質梨等。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并開發利用的有鐵、鎢、鉛鋅、瓷土、花崗石、石灰石和粘土等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待開發利用的還有硫鐵礦、鈾礦等金屬礦產資源。旅游資源有易門8大景點的馬頭山仙人洞、石蓮寺和苗茂地下溫泉等。鄉境內主要企業有易門瓷廠、易門陶瓷廠,私營企業有東力白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山里香食品廠等。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7000多萬元。
主要以礦業開發和建筑建材業為主帶動交通運輸業和商飲業的發展。其主要產品有日用陶瓷、鍍鋅鐵絲、白鎢精礦等,暢銷省內外,轉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浦貝鄉的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鞏固、發展糧、煙生產的同時,正致力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形成了以烤煙為主導產業,適銷對路的蔬菜產業,板栗、泡核桃、優質梨為主的經濟林果,大白鵝、生豬為主的規模化畜牧產業齊發展的經濟格局。
2001年,全鄉農村社會經濟總收入12275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96.55萬元;實現烤煙經濟收入1301.6萬元,以春洋芋、早蠶豆、青黃豆、淺水藕、大白菜等蔬菜產業形成規模發展,建成了易門縣最大的板栗生產基地,面積達10300畝,種植泡核桃800畝,實現畜牧業產值1188萬元,規模化發展穩步推進,扶持發展了覆蓋全鄉的大白鵝養殖,建成了綜合養殖場1個,養豬專業村3個,30頭以上養殖大戶8戶,50頭以上大戶2戶。
農業產業化穩步發展,建成了以農產品速凍、白鵝加工為一體的云南易門東力白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生產豆豉、竹蟲等農特產品的“山里香”食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