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岳:和村東南0.75公里一帶相傳是岳飛抗金戰場,南宋時期,戚方犯安吉,岳飛領兵叁仟,在苦嶺、寨岳一帶駐扎軍營,連敗戚方所部,寨岳地名讓人聯想當年此處營帳連綿,刀戟林立,人喧馬嘶的戰爭場景,不過當年的村莊后來被賦石水庫淹沒,晚清前來的鄂豫人按本地人的語音呼作“沙塢”。六畝沖:野樂東1公里,據傳南宋岳飛抗金時,兵扎寨岳。
路過此村,因山經崎嶇,下馬步行,故稱落馬沖,又說因此處山沖有六畝田,故名“六畝沖”。太平寺:和村東。光緒版《孝豐縣志》載:縣西北四十五里太平鄉,康熙八年僧慧燈重建。村以寺得名。建有太平鄉,太平鄉出現一派祥和氣象,即將村名改為和村。三次反頑固戰役,有新四軍在此休整作戰,犧牲新四軍五十多名官兵。太平鄉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夕,解放后太平鄉將繅舍鄉、西圩鄉合并為太平區,1958年與永和區合并,成為永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