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東晉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出生于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謝氏名門,后來氏族大遷移時,遷到浙江始寧(今上虞)。謝安在朝為官20多年,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遏制了大司馬桓溫篡奪晉室的圖謀。他及時招募氏族子弟,培養“北府兵”,在軍事上作了討逆的準備,二是以“北府兵”為主力,打敗了前秦符堅90萬大軍的南侵,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的勝利。“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就是描寫“淝水之戰”中前秦軍隊戰敗時的情景。“淝水之戰”勝利后,謝安堅持北伐中原,統一北方。但是,他的苦心不為東晉皇室司馬氏所理解,相反害怕謝安“功高蓋主”,將謝安出鎮廣陵(今揚州),謝安壯志未酬,抑郁而死。死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享年66歲。謝安死后,
【畎橋】清乾隆六十年(1795)建,同治九年(1870)重建。為八墩七洞立柱式石板平橋,長34米,中孔凈跨5.2米,寬2.1米。橋墩橋梁兩端雕鑿有水獸頭面,欄板之間用蓮花柱連接,欄板內雕以圖案,橋墩并列砌置。此類橋梁在縣內僅此一座。1986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繕。(《長興縣志》卷二十三文化)
龍山窯址(含荊竹關窯址、牌坊溝窯址)位于長興縣林城鎮石英村荊竹關、金雞膀自然村,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2011年1月,龍山窯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方山窯址位于長興縣林城鎮方山窯村窯北自然村,時代為宋—清,類別為古遺址。2003年8月,方山窯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包福橋位于長興縣林城鎮橋南村包家自然村,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0年1月,包福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牌坊遺址位于長興縣林城鎮畎橋村牌坊自然村,時代為夏—戰國,類別為古遺址。2010年1月,牌坊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老墳山遺址位于長興縣林城鎮石英村前志自然村北,時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2003年8月,老墳山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門樓遺址位于長興縣林城鎮石英村高門樓自然村,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61年5月,高門樓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