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港歷史悠久,宋元時南北舟航鱗集,被譽為“六國港口”,設有岑港酒坊,屬金塘鄉。
南宋紹興五年(1135),岑港設寨,有駐軍,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9)岑港設巡檢司,當時巡檢司設在一條商業街的中間一側,故稱這條街為“司前街”,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定海縣后,撤巡檢司。
因地處要沖,曾被倭寇據為巢穴,后設椗鑿隘于響礁門,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8月間,戚繼光在岑港平倭大捷,置木城以紀平倭功。
清道光年間,置岑椗莊,宣統二年改名岑椗鄉。
1954年,析岑港為岑港、岑岙、蘭田、老塘、漲次五鄉。
1956年5鄉并建為岑港鄉。
1958年10月與冊子并建為岑港人民公社,1961年析建岑港人民公社,1983年9月復建岑港鄉,1985年5月改為建制鎮。
轄有2個直屬村,15個行政村(下轄69個自然村),共3477戶,11059人,均為漢族。
2001年7月,由煙墩鄉政府、馬目鄉政府撤銷后并入岑港鎮政府,時轄25個行政村。
2003年月,駐地由鎮府路號搬遷至新司前街2號。
2013年8月,根據市政府《關于定海區部分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批復》(舟政函121號)文件精神,岑港鎮與冊子鄉合并設立岑港街道。
下轄橋頭、司前、漲次、煙墩、塢丘、馬目、南岙、冊北、桃夭門9個漁農村社區(村民委員會),有197個村民小組。
2018年12月31日止,下轄桃花苑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橋頭、漲次、南岙、桃夭門、馬目、塢坵、煙墩、司前、冊北9個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