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社區位于富春街道西,東至西堤路,南至體育場路,西至春秋南路,北至桂花西路,總面積0.15平方公里,總戶數2923戶,總人口8038人。社區辦公用房在2014年搬遷至春秋南路2-22號四樓,目前配套有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與市圖書館聯網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廳等配套設施,共計服務用房面積3800余平方米。
2003年以來,社區先后組建了社區黨委、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社區議事委員會、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等五大組織。社區居委會下設五個工作委員會,有社區工作者9名,社區班子成員團結協作,廉潔自律,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社區黨委下設8個黨支部,分別為:新建支部、新業支部、新興支部、聯群支部、離退休支部、聯誼支部、冶煉支部、聯華支部。社區在冊黨員254名,機關在職黨員227名,社區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突出,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60周歲以上老年人942人,社會化管理企業退休工人1112名。
社區環境優美,是全區鬧中求靜的好地方。多年來,社區著力在“努力打造生態社區建設宜居幸福家園”上開展工作。我社區從居民普遍歡迎、長期受益的事情出發,結合社區實際,從“安”、“居”、“樂”、“業”四個方面入手,開展社區服務,贏得了居民的歡迎和信任,提升社區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指數。
育為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社區建成了以富春第二小學為基礎,以廣大學生家長為輻射面的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每年利用寒暑假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如觀看革命歷史影片、組織體育健身活動,開展書畫輔導。每年暑假,社區都會精心安排暑期課程和招聘教師志愿者開展暑期愛心班。愛心班開設的課程有美術、國際象棋、書法、科學、手工制作、作業輔導等。愛心班的開設為家長解決了實際問題,為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共同生活和學習的環境。
居為先,為社區居民提供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隨著社區各項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結合實際情況,為居民創建舒適的生活環境。加強宣傳,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動,為居民群眾講解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文明創建、健康教育、計劃生育、交通安全等多項內容,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制作“市民公約”、“社區居務公開欄”、“民情服務流程圖”等宣傳牌,讓社區居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文明意識,知榮辱,做文明市民。社區率先在富春街道的社區中開展了“愛心理發票”免費領取活動。凡戶籍在本社區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可領取4張“愛心理發票”,每張價值4元,到指定的便民服務點即可享受優惠。這項惠民工作社區已經堅持做了5年了。這項工作也得到了社區居民朋友的高度認可,真正考慮到了居民生活的細節,為更好的服務居民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另外,努力抓好保潔員隊伍,社區聘請了18名衛生保潔員,對小區進行衛生保潔,每天堅持保潔時間在12小時以上,對小區內道路、綠化帶、樓道、宣傳欄和公共場地進行清掃,并及時清運生活垃圾,實現了垃圾袋裝化100%、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清運率100%的“雙百”目標。二是狠抓綠化管理。社區聘請了5名專職綠化管理員,定期對草坪、花木進行修剪,保持了綠化帶的整潔、美觀。按照規劃要求建設小區綠化帶,小區綠化面積近2557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8%,主要分布在樓群四周。通過整治,轄區環境質量得以明顯改善,為轄區單位及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居民群眾對社區清潔的滿意率達95%以上。
樂為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區現有5支文體活動隊伍,常年堅持排練,活躍于各級各類文化展演活動中,并帶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來。社區每年活動做到年初有安排,年終有總結。每年根據各個節日和上級要求開展各類文化宣傳活動,如春節期間開展了新春送福,猜燈謎鬧元宵等活動,為元宵節增添了一份喜慶。三八節期間組織社區婦女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姐妹聯歡活動、展現婦女風采的文藝演出等。在建黨節期間,社區也會聯合其他社區組織文藝演出和黨員愛心服務等展現黨員風采的活動。在九九重陽節期間,社區會組織企退人員開展了鄰居節游園活動、重陽登高、品嘗長壽面等向老人送上了節日的祝福。其他節日里社區也會精心組織活動,為居民獻上文化大餐。
安為重,創造安定的治安環境。社區黨委從實際出發,緊緊圍繞實現居民群眾愿望,滿足居民群眾需要,維護居民群眾利益開展服務。一是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居民的法律意識。社區分別與富春法律服務所、街道司法所、社區志愿者聯合開展“法律進社區”、“法律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制作熱門話題宣傳欄,解答群眾法律咨詢,進行法律知識講座。二是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強化綜治工作。通過開展爭創“平安單位”活動,推動了轄區單位及居民保穩定平安,安全在社區活動。成立了社區“兩勞”釋放人員綜治幫教小組。對重點人群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形成了單位、派出所、社區、家庭“四位一體”的幫教網絡。三是抓好民事調解工作。充分發揮社區民調委員會作用,先后調解化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46起,成功率達90%以上,當年未發生過重特大刑事案件。
業為實,為居民提供多層次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本著居民有所需,社區有所為的原則,社區內開設了修鞋、修理自行車、理發等便民服務網點,增加了就業機會;加強社區勞動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就業服務站的作用,搜集并及時發布用工信息,開發就業崗位,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組織用工洽談會,通過社區幫助,累計使40余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為136名靈活就業人員申請了社保補貼。積極做好轄區企業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和社區居家養老工作,定期上門走訪或電話聯系居家養老對象,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居民對社區服務工作滿意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