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縣,1987年撤縣設市,區域面積2019.0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0.8萬人,下轄11鎮5鄉3街道、292個行政村29個社區。近年來,江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始終錨定“兩個先行”,全面對標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戰略部署,按照“衢州當龍頭、全省爭上游”的目標,加快打造“三省邊際中心縣城”。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75億元,增長8.5%;財政總收入42.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6億元,分別增長21.9%和20.3%;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萬元和3.2萬元,分別增長10.2%和11.7%。近四年兩奪全省山區26縣發展實績考核第一名,2021年度衢州縣(市、區)綜合考核總分位列各縣(市、區)首位。
江山是工業新城,產業基礎扎實,發展勢頭強勁。江山是全省的老工業基地、首批20個工業強市建設試點縣之一。現有規上企業379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83家,10億元企業5家。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56.4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82.59億元,分別增長24.3%、10.4%。高能級產業平臺初具規模,形成“一主三副”平臺格局,“一主”是江山經濟開發區,體量占全市比重近70%,是衢州地區首家通過國家審核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總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城南工業園、蓮華山工業園三大園區。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是全省49家合格化工園區之一,正向千億級產業園區邁進。“三副”是賀村、峽口、四都3個鄉鎮工業功能區,正向小微創業創新園轉型。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已形成時尚門業智能家居、智慧能源裝備等特色產業和建材水泥等傳統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其中,門業是江山首個百億產業,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國產原木集散交易中心,全市年產木門1600多萬套,占國內木門市場的1/5,被授予“中國木門之都”;智慧能源裝備以新能源新材料、輸配電產業為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先后引進研一、碳一、習谷科技、金石資源等一批百億級重大項目,正向千億產值沖刺。全市已培育國內第一家木門上市公司——江山歐派、衢州地區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企業——科潤智控和浙江交科3家主板上市企業,恒亮蜂產品、馳騁控股、希爾化工、三禾生物4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擁有近20萬在外創業大軍,實現了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異地商會全覆蓋,其中有4萬多人在外從事消防產品營銷,銷售額占全國市場60%以上;有近5000人在外養蜂,蜂產業規模和效益連續30年居全國各縣(市)第一。江山擁有省內最大的食用菌生產企業,同時還是華東地區獼猴桃銷售集散中心。
江山是旅游勝地,自然景觀獨特,旅游資源豐富。江山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021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高等級景區數量眾多,擁有江浙滬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國家5A級景區1處(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區,含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鎮),4A級景區3處(仙霞關、浮蓋山、大陳古村),3A級景區13處,居全省各縣(市、區)前列,全市每年重點景區接待游客2096.87萬人次。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現有省A級景區村莊203個、3A級景區村莊46個,是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市,擁有世遺江郎風采線、古鎮養生風韻線等6條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保護開發有幸福大陳、七彩保安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古村,12家省高等級民宿、1家白金宿、11家銀宿。旅游業態多元融合,工業旅游特色發展,成功打造恒亮、紅蓋頭等5家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旅游+體育”深度融合,先后承辦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全國舉重錦標賽等省級以上賽事活動80余場。
江山是山水家園,生態環境優美,城鄉風貌秀麗。江山是國際花園城市、全球綠色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天然氧吧。生態環境優良,境內森林覆蓋率69.53%,全市空氣優良率達93.4%,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碗窯、峽口和白水坑三大水庫常年蓄水庫容達4.7億立方米,出境水、江山港地表水功能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其0境水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水標準,三奪五水共治“大禹鼎”銀鼎。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區南北狹長、依山傍水,母親河——須江穿城而過,“一江兩帶”秀麗動人,城市建成區面積18.9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覆蓋率44.88%,城區人口16.7萬,城市化率58.9%,初步形成“豐滿南北、改造老城、啟動新城、江賀一體”的發展格局。建有通祿門、周家青等7個未來社區,西山健身公園、須江公園等四大綜合公園,以及虎山運動公園、文化藝術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務設施,人民醫院按“三甲”標準、江山虎總部大樓作為城市新地標加快建設。鄉村綻放魅力,建成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242個,新時代中國幸福鄉村81個,是首批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先行創建單位、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縣、衢州市唯一入選全國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成功承辦全省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沿“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清漾、廿八都等未來鄉村建設初具雛形,仙霞探古、清湖鎖鑰等城鄉風貌樣板區全面推進,建成共享食堂255家。區位優勢突出,杭長高鐵、京臺(黃衢南)高速、浙贛線鐵路貫穿全境,建有浙西貨運量最大的鐵路貨運場;開創縣級城市高鐵始發直達北京的先河。杭衢高鐵2023年底建成通車后杭州到江山的通勤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甬金衢上高速公路、江山江航運開發、縉云至江山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省規劃盤子,江玉公路即將全面開工。
江山是文化名市,歷史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江山建縣1400多年,歷史綿長、人杰地靈,是一個值得探尋的人文故地。區域文化特色彰顯,孕育了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世遺文化、仙霞古道文化、廿八都古鎮文化以及村歌文化等“4+1”區域特色文化。清漾毛氏文化,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村,毛澤東是清漾毛氏56代嫡孫;江郎山世遺文化,江郎山自古以來就是白居易、辛棄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薈萃之地;仙霞古道文化,開辟于唐代的仙霞古驛道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條重要陸上運輸線、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黃巢起義遺址之一;廿八都古鎮文化,廿八都古鎮是全國特色小鎮、省旅游風情小鎮,保存有2公里長的古街和36幢明清古民居,被譽為“江南古塞、尋夢之都”;村歌文化,先后創唱村歌近300首,被譽為“中國村歌發祥地”,先后獻禮G20杭州峰會,唱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傳統文化守正創新,江山婺劇、廿八都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再現活力,公泰醬油“中華老字號”品牌重煥新生,16個村被命名為國家級中國歷史傳統村落,13個村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有國保單位3個,省保13個。文明有禮蔚然成風,正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浙江有禮•文潤江山”縣域文明新實踐品牌逐步打響,榮獲全國鄉風文明示范縣、第二批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典型案例和首批全省文化禮堂建設示范縣。
注: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