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家村與嘉善縣城接軌,西靠善江公路,緊鄰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隨著縣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和壯大,以及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到2003年度,全村4380畝土地全部被征用,438戶農戶房屋被征遷。07年底,擁有471戶,總占地面積400多畝的優家新村建成。隨著205路公交車的開通,以及初具規模的新村商業一條街的形成,推動了村集體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和村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近幾年來,優家村以征地拆遷創建新農村為契機,廣泛宣傳發動,加大投入力度,圍繞農民市民化,居住社區化的建設目標,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同時注重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
2011年是我們優家村文化設施建設的一年,我村在開發區(惠民街道)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增強創新能力,創先爭優的工作總要求,團結帶領全體干部群眾,積極進取,狠抓落實,全村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新的發展和提高。2010年12月嘉興市實施“春泥計劃”先進集體,2011年1月被縣文明辦授予“鄉風文明建設示范村”,2011年6月被評為嘉善縣“十佳學習型黨組織”,12月,被嘉善縣總工會評為“五好”示范村工會。
一、發展村級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在商業上,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優勢,乘勢而上,進一步加大新項目建設力度,做強做實商業一條街的繁榮,為開發區工業經濟,外來民工打造和諧安居生活平臺。
通過不懈抓改革,抓調整、抓招商:
(一)對現有的沿街廠房進行置換,把廠房改造成商業店面房出租,增加了集體收入283230元,又活躍了一條街的發展。
(二)抓好對農貿市場的招租工作,整個一塊收入達到了484520元。
(三)今年的集體可支配收入365萬元。
二、嚴格對級管理,各項工作切實落實到位。
1、認真做好村換屆選舉的各項工作,加強黨的領導,旗幟鮮明地將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于換屆選舉工作全過程,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村黨組織,村委會及其配套組織的換屆選舉工作。
2、一切從實際出發,重管理,講實效是我村幾年來的最深體會,我們每年都要詳細制訂村工作目標和村干部的創業承諾,村級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以增強村干部的責任心、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也明顯增強了。
3、強管理,重實效,管理工作是一項基礎工作,同時也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如環境衛生管理上,我們響應“建設生態縣城,文明縣城”的總體要求,組織了一支14人的保潔隊伍,對新區實施長效保潔,大大改善了小區的環境面貌。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建平安新村,我村護村隊與警備室緊密配合,同時加大治安投入,開展群治,開展了以戶為單位對外來人員實行全面登記,并且拿出了十萬元的資金作為獎勵。今年,召開警民懇談會2次,努力為優家村的治安獻計獻策。到2011年12月止,我護村隊抓獲各類違反犯罪分子12人:其中治安刑事拘留人員2人;繳獲各類贓物:其中摩托車1輛,自行車5輛,各種管制刀具,鐵棍等6件;調解各類糾紛64起。
4、抓公開,促民主。
今年共進行了三次公開招標,一次是對廠房改建為門面房進行了公開招租,二次是對農貿市場進行了公開招標,三次是對門球場的建設進行了公開招標,在搞好村務,財務公開是推進村級組織建設、民主建設的需要,村婦代會、團支部、民兵連、新居所、護村隊這些群團組織建立以來,各項工作開展都井然有序,制度也比較健全。
三、堅持真抓實干,興辦公益事業。
我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籌措資金用于公益事業建設,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1、醫保投入。2011年投入24.7萬元,用于全村村民參保醫療保險。已連續7年農戶參加合作醫療的費用由村負擔,參保率100%,為村民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保障,合計投入110多萬元。
2、基礎設施公益投入。2011年投入60萬元,用于村文化陣地建設、小區環境綠化、公共衛生設施、體育活動中心建設、村健身基地等設施的建設。
3、社會公益事業。村里利用各種節假日,對村里的老人、兒童、殘疾人、老干部、困難戶、軍屬進行走訪慰問,今年累計慰問金達10多萬元。
4、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加快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到目前為止,全村數字電視入戶率達100%,互聯網入戶率達85%以上。
5、環境衛生做到了長效管理,在全村每戶安放垃圾箱,配備了垃圾清運車、保潔員14名。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村經濟的發展受到相關條約的制約,經濟總量增加不夠,發展方式有待轉變,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村居民的文明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流動人口的增多,安全穩定工作難度大,這些問題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解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