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鎮橋位于北白象鎮趙家硐村。該橋為三孔石梁橋,東西走向,全長12米,寬2.46米,造型非常古樸。橋梁石板兩側均陰刻有字,字跡比較模糊。據橋梁石板南側的銘文記載,該橋建于南宋慶元己未年(1199),距今已有807年的歷史,當地人叫這座橋為橋頭橋。每組橋墩由三根粗石柱和一根粗石梁組合而成,東側橋墩兩側粗石柱已斷裂,西側橋墩一側粗石柱已被水泥柱代替。橋的每一孔上均由四條花崗巖質條石并排鋪設,兩側兩條石比中間兩條石略寬,橫架在兩組橋墩上,呈現出一定的弧度。此橋橫跨于小河之上,東岸植有樟樹,保存著濃郁的江南的水鄉風貌。1991年,趙家硐村為了方便交通,在離該橋北側5米處修建了一條水泥橋(趙家硐大橋)作為主要交通津梁連接兩岸交通,此橋才得以保存
白象塔位于樂清市北白象鎮。據明永樂《樂清縣志》載“白塔院,宋天圣九年(1031)邑民陳氏舍宅建,治平四年(1067)賜額,后廢。國朝洪武六年(1373)僧道成重修佛塔。”萬歷《溫州府志》載:“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僧大穩重建”。塔為樓閣式青石結構,平面呈六角形。五層,高約14米,中空,整體逐層遞減。經鑒定,臺基為始建時遺物,塔身則為重建時建筑,顯示明代風格。
高氏宗祠位于北白象鎮高岙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點。
龜山窯址位于北白象鎮樂東村,年代為宋,為樂清市文物保護點。
白鷺嶼遺址位于北白象鎮白鷺嶼村,年代為新石器,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
瑞里山烽火臺位于北白象鎮瑞里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