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橋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大界村。梁式石橋,四墩三跨,略呈拱形,長11.6米,闊2.80米。中孔橋面南側正中橫刻“慈濟橋”三字,中間兩墩左外柱刻“太夫人解氏舍錢”,右外柱刻“咸淳十年(1274)六月吉旦謹建”等字。橋東大榕樹,干圍2.35米,枝葉茂盛,覆蓋橋面。倒影入水,恍如畫圖。劉黻母解氏,慈惠勤靜,深明大義。《宋史●劉黻傳》載:劉黻放逐之時,歸別其母。解氏曰:“為臣死忠,以直被貶,分也,速行。”可以概見。劉母咸淳十年(1274)六月十七日卒,此橋是其逝世前最后義舉。
劉黻墓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嶺頭村。系衣冠冢,坐西朝東,圈椅式,三壇,占地約560余平方米。劉黻(1217—1276),字聲伯,號蒙川,樂清石帆大橋頭村人。早歲就讀雁蕩僧寺,淳祐十年(1250)入太學,以氣節著,時稱“六君子”。景定三年(1262)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德祐二年(1276),元軍入臨安,陳宜中、陸秀夫、張世杰圖謀恢復,擁廣、益二王由溫州入海,迎黻共政,遂率眷屬隨王入廣。至羅浮,病卒。夫人林氏隨之舉家蹈海。遺著有《蒙川集》10卷。
小群山遺址位于樂清市石帆鎮小群山。遺址分布面積300平方米。遺物主要有石鏃和印紋硬陶兩種。印紋硬陶質地堅硬,器表呈灰黑色,拍印紋飾有籃紋、方格紋、人字紋、席紋等。可辨認器物有罐、釜等。1970年文物干部在調查中發現完整印紋陶罐一件,灰胎,手制,圓底內凹,器表拍印籃紋,紋深淺不一。遺址應屬商代。
張云雷故居位于石帆街道匯頭村,年代為民國,為樂清市文物保護點。
司理門樓位于石帆街道下賈岙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點。
牧伯坊位于石帆街道紳紡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
期頤壽母坊位于石帆街道紳紡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
“源遠泉”摩崖位于石帆街道大界村,年代為宋,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
牛頭山烽火臺位于石帆街道竹嶼村,年代為明,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
小群山古墓群位于石帆街道竹嶼村,年代為晉,為樂清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