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五代稱縣城。
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屬昌化縣永豐鄉。
元朝設都,以鄉管都,稱永豐鄉一、二都。
明初沿襲元制,仍為永豐鄉一、二都,后撤二都并入三都。
清初鄉名依舊。
清雍正七年(1729)通行莊法,為永豐鄉一都和三都的一部分,都下設莊。
至清宣統二年(1910)鄉、都名稱依舊。
民國初期稱昌化城。
1928年更名昌城鎮。
1932年境內設昌城鎮、白牛鎮和七里、萬安、太平、紫源、孫沈、盛村、高堰、黃柏、西晚、后營、后葛、大南、三合、朱平鄉。
1935年朱平鄉并入昌城鎮,七里鄉并入白牛鎮,太平、紫源、孫沈鄉合并為太源鄉,盛村、高堰、黃柏鄉合并為虞溪鄉,西晚、后營、后葛、萬安鄉合并為安營鄉和三合鄉的一部分。
1938年改昌城鎮為武隆鎮,改白牛鎮為白山鄉,大南鄉并入武隆鎮,虞溪鄉、太源鄉合并為紫云鄉,安營鄉并入武隆鎮。
1945年統稱武隆鎮、石坎鄉至解放。
解放初鎮名依舊。
1950年7月劃鄉建政,境內建武隆鎮、石坎、轉革、白牛鄉,屬昌城區。
1953年5月武隆鄉改稱武隆鎮。
1956年2月轉革鄉并入白牛鄉。
1958年10月由武隆鎮和石坎、白牛、龍崗、新溪鄉合并建立昌城人民公社,武隆為管理區。
1959年7月從昌城公社分建武隆鎮,1960年5月復并昌城公社。
同年11月改昌城公社為昌化公社,屬臨安縣。
1961年9月從昌化公社分建昌化鎮和昌化、白牛、龍崗、新溪公社。
1962年改昌化公社為武隆公社。
1969年1月昌化鎮并入武隆公社。
1970年4月白牛并入武隆公社,同年12月恢復白牛公社。
1973年6月復建昌化鎮。
1984年4月改公社為鄉,境內分昌化鎮和武隆、白牛鄉。
同年12月底撤銷武隆鄉建制,并入昌化鎮。
1987年4月河橋鄉的永進、朱白村和龍崗鎮的石坦村劃歸昌化鎮。
1992年5月白牛鄉并入。
2008年1月,龍崗鎮上營村劃歸昌化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