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巨鄉位于龍泉市區南面,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麓,鄉政府駐地距市區10公里。2020年鄉域面積1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萬畝,山林面積17.17萬畝。下轄18個行政村,182個村民小組,6052戶,人口18037人,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綜合考核連續五年獲得一等獎。先后獲得中國長壽之鄉鄉情體驗基地、省級森林康養小鎮、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省級美麗田園、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鄉鎮、全省農家樂特色鄉、省十佳生態美麗牧場等10余張“省字號”金名片。
蘭巨有山有水,是一個渾然天成的生態高地
蘭巨是浙江省級生態鄉,全省首批森林特色小鎮,生態環境指數排在前列。天然氧吧——境內東南部叢山險峻、古木參天、海拔落差懸殊、氣候多樣。有江浙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是八百里甌江之源,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最高級別的“特別清新”標準。“江南水鄉”——溪流縱橫,土壤肥沃,甌江干流龍泉溪從境內穿流而過,境內三級以上支流10條,龍泉溪、八都溪、小梅溪、豫章溪、大賽溪宛如五條玉龍聚首在蘭巨,堪稱大自然之“水墨巨作”。交通樞紐——龍慶高速在蘭巨設“龍泉南”互通,衢寧鐵路、528國道貫穿東西,安豫線互通南北,龍泉溪綠道與城區相連。
蘭巨聚才聚氣,是一個底蘊深厚的人文寶地
蘭巨是宰相故里,長壽之鄉。豫章何氏宗族兩宋期間,就有25位高登進士,官員達一百四十五人,有宰相、副相、尚書,是宋代著名的官宦之家,其中何執中官至宰相,發明了“架閣庫”,被譽為“世界檔案之父”。何澹官至副相,主持修建通濟堰,修撰龍泉第一部縣志,有“世界香菇文化之父”美譽。同時,豫章村還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里。蘭巨長壽特色明顯,現有百歲老人2名(最多時達8名),90歲以上老人107名,80歲以上623人,長壽老人的占比遠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其中仙仁村更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村內現有80歲以上老人8人,最長壽者年齡達111歲,曾有一對百歲夫妻,吸引各路媒體爭相報道。近年來該鄉逐步打響“健康長壽”品牌,將傳統的養生長壽文化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為鄉村旅游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蘭巨宜農宜旅,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福地
蘭巨是項目建設的大戰場,鄉村旅游發展的主區塊,農業轉型升級的主陣地。以發展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為重點,以基地規模化、園區景區化、質量標準化、銷售電商化為導向,推進農家樂(民宿)+采摘園、采摘園+景點、產業基地+景點等深度融合發展,引導適度規模發展,突出打造“小而美”精品基地。2020年,蘭巨鄉共有以糧食、茶葉、特色食用菌、設施蔬菜、水果采摘、生態養殖為主的農業基地(場)150余個,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4家、特色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60余家,還建有香菇傳統砍花栽培基地和全省唯一的野生靈芝觀光園。建成糧食功能區5676畝,發展生態茶園1.35萬畝、精品水果園5000多畝、花卉苗木園3200畝、油茶基地3500畝、精品蔬菜園500畝,一年四季茶香四溢、瓜果飄香。充分利用水源、土壤、日照等優勢條件,通過物理生態除蟲、人工除草、施有機肥,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打造綠色食品品牌,楊志杰家庭農場生產的“長壽米”被評為“浙江好稻米”十大金獎產品,隆欣家庭農場“壽得寶”牌黑木耳獲2020年浙江精品香菇獎金獎,年年豐家庭農場“項永年”牌靈芝孢子粉獲評中國長壽之鄉養生名優產品。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發展勢頭喜人,鄉村旅游業走在全市前列,從甌江河畔的爐田村到鳳陽山麓爐岙村,有著美麗宜居爐田、長壽村仙仁、香菇部落大賽,靈芝谷梅地、歷史文化村落官埔垟等美麗村莊,全鄉現有農家樂(民宿)55家,房間數417間,床位758個,餐位3410個。蘭巨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相繼建成超高“顏值”的騎行綠道、休閑中心、汽車露營基地等項目,是麗水首家農旅融合3A級景區。近年來該鄉成功摘得“中國長壽之鄉鄉情體驗基地”“浙江省職工療休養基地”等金名片,并正式列入“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第五批培育名單。
蘭巨做深做實,是一個活力迸發的創業佳地
蘭巨鄉堅持抓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嚴格落實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做深做實基層黨建,不斷推進干部作風效能建設和基層鄉風文明建設。率先-《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黨組織戰斗力建設的通知》,明確黨員發展“四優先、四不宜”原則,嚴把黨員入口關,-《蘭巨鄉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警示和不合格黨員處置“雙一律、雙幫扶、雙評議”制度,嚴格黨員管理,暢通黨員出口關,破除黨員發展宗族化、家族化、優秀青年入黨難等問題,增強了群眾對黨員的認可度。實現黨員發展質量再優化,黨員發展程序更規范,黨員隊伍結構更合理。進一步強化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嚴格執行《干部效能問責辦法》《住村聯心三十準則》等規章制度,實施“強責聯心創績”工程,全鄉干群關系密切、人心和順、社會和諧,正氣充盈干凈擔當的干事創業氛圍日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