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春秋屬越,戰國屬吳,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設烏傷縣屬之。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分烏傷縣南界上浦鄉設永康縣屬之。
唐、宋為永康縣內里鄉。
南宋紹熙五年(1194)因深澤屋樓村陳國材之妻盧氏孝義行誼,封為孺人,賜予“孝義名宗”匾額,改內里鄉為孝義鄉。
元、明、清為永康縣孝義鄉四十五都、四十六都。
1935年5月改稱永康縣翠峰鄉、五美鄉。
1939年改為磐安縣翠峰鄉、五美鄉。
1940年五美鄉分為上五美鄉(后力、上馬石),下五美鄉(深澤)。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建立翠峰鄉、下五美鄉。
1950年6月分設翠峰(莊基)、翠南(宅口)、翠北(大山下)3個鄉;1950年11月下五美鄉分設深澤、金塢、源頭3個鄉。
1956年3月小鄉并大鄉,翠南、翠北并入翠峰鄉,源頭鄉、金塢鄉并入深澤鄉。
1958年9月翠峰鄉改稱衛星公社翠峰管理區;深澤鄉改稱紅旗公社深澤管理區。
同年11月磐安撤縣并入東陽。
1959年2月衛星公社改名新渥公社。
同年4月,翠峰管理區分設翠南管理區。
同年11月新渥公社并入安文公社,12月翠南管理區又并回翠峰管理區。
1961年9月安文公社改稱安文區,翠峰管理區改稱翠峰公社,深澤管理區改稱深澤公社。
1966年12月改名新渥公社。
1983年8月撤銷人民公社,建立東陽縣新渥鄉、深澤鄉。
同年11月磐安復縣,改稱磐安縣新渥鄉、深澤鄉。
1985年9月撤銷新渥鄉建立新渥鎮。
1989年2月升格為縣屬鎮。
1992年4月,撤銷安文區,深澤鄉為縣直屬鄉。
2018年2月,撤銷新渥鎮、深澤鄉建制,設立新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