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軒村基本情況
玉軒村與騰蛟龍尾村交界,全村占地面積484.1畝,總人口871人,共222戶,12個村民小組,黨員31人。
村黨委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全村以高標準創建省級文明村為目標,成立了創建文明村領導小組,并專門設立了辦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實。村“兩委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積極開展文明村創建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其他各項工作的發展,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社會風氣健康向上,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體的創建工作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轉變觀念,明確責任,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建設,充分認識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任務,是惠及億萬農民、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為此,特成立了以村黨委書記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為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成員由兩委成員組成。創建領導小組以身作則,團結協作,發揮模范作用,使創建活動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建設新農村,不僅需要漂亮的房屋、寬闊的道路、現代化設施,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需要在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同時,建立起一種與新農村相適應新的思想文化觀念。我們增加農民收入,減小城鄉貧富差距,促進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發展進步,需要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構建和諧——,需要革除陋習樹立新風,轉變傳統生活習俗,等等。一旦這種觀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夠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層面上發揮廣泛的、穩定的、持久的影響,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精神文明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引導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進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抓好經濟,促進發展,為創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質保障。經濟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村黨委會和村委會認識到,經濟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結合,才能建設好現代化新農村。為此,村“兩委”班子制定了“以經濟建設為基礎,以思想道德建設為突破口,以文明創建為最佳載體,全面提高寬裕型小康村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養,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總體工作思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組織全村干部群眾投身于經濟建設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三、心系群眾,多辦實事,努力改善基礎設施隨著集體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資本積累的增多,村黨委會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業投資,為民辦實事,投資幾萬元引進自來水工程,讓山上的村民全部用上潔凈的水。
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高村民素質。1、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為了適應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大力發展了農村文化事業。我們通過各種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把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強烈的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凝聚人心,激發干勁,把建設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2、制定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提高村民素質。一直把對村民道德建設當作一項大事來抓,制作了一些道德建設標語,進一步推動了創建文明村工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村黨委圍繞建設“綠——、水——、花——、最佳居住生態城”的目標,切實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努力做好環境建設,讓村民與城市居民共享現代文明。長期以來,村黨委會十分重視環境衛生工作,村委會專人負責,制度落實,資金到位,擁有一支專業的保潔隊伍每天做到垃圾日產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