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現吳氏舊宅(含家廟、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近代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舊宅為中西合璧式建筑。坐東朝西,平面布局為兩進一照壁,并設廂房,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032平方米。門樓為八字形,立面為巴洛克風格。宅樓,五間三層,進深十三檁,兩側廂房各為六間兩弄二層樓。家廟位于宗祠北側,坐東朝西,布局為前后兩進,呈“凸”形,總面積476平方米。一進,面闊五間,進深九檁,明、次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后雙步,均施藻井。二進整體為石質構筑,面闊三間,進深九檁,明間五架梁前后雙步。宗祠位于舊宅北100米,坐東朝西,布局為五間三進,建筑面積501平方米。一進,進深九檁,明間置戲臺,歇山頂建筑。天井兩側廂房各一間。二進,進深十一檁,明間五架梁前雙
吳氏舊宅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坐東朝西,總體布局為三合院式,由照壁、門樓、宅樓和廂房等部分組成,建筑面積約1036平方米。照壁為磚砌,墻面飾一個大“!弊。門樓也用磚砌,設三角頂,頂中部置一圓形“地球”,門柱上可見“花旗”圖案,門柱兩側各開一個沖天鐵柵窗。門額墨書“延陵舊家”四字,側壁屏為橢圓形,上飾“青天白日”圖案。宅樓為歐式風格建筑、五間三層,面闊14.62米,進深11米。明間中堂懸掛“海外觀光”、“惟善為寶”等匾額。兩邊廂房窗戶多用彩色玻璃。舊居依山而建,臨水而筑,中西合璧,特色明顯,保留了二十世紀30年代青田僑鄉建筑的風貌及其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元素。
吳氏宗祠祠堂與家廟并列,坐東朝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乾隆二年(1737)重建。總體布局三進,復合式四合院式,建筑面積約490平方米。門樓面闊五間14米,進深6.7米,九架檁,中柱分心雙步梁,帶前三至四檁單步梁,用五柱,明間置戲臺,歇山頂。二進地面高于一進,面闊五間13米,進深9.15米,十一架檁雙步梁,帶后四步梁,用五柱,明間抬梁。廂房各一間,雙坡頂。三進增建于民國時期,地面高于二進,面闊五間12.8米,進深4米,六架檁雙步梁,帶后單步梁,用三柱。吳氏宗祠柱礎均為方形木質,梁架用材講究,斗拱殺瓣清晰,繼承明代建筑風格。
吳氏家廟建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傮w布局為五間二進一門臺,建筑面積422平方米。一進面闊五間13.7米,進深7.4米,明間抬梁式,上施八角七跳藻井,次間上施六角長方形三跳藻井,兩側為廂房。二進地面高出一進,由十級踏跺而上,整座建筑為花崗石雕刻構筑。面闊三間8.2米,進深5.5米,九架檁,中柱分心雙步梁,用五柱,明間抬梁式。吳乾奎墓冢原在中堂處,文革“破四舊”時期,吳氏后裔出于保護目的,將吳乾奎墓移葬“橫路山”,現改置“吳氏乾奎家廟墓碑”一通。
阮仁娟宅位于青田縣方山鄉石前村中路29-30號,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奎巖莊陳氏宗祠位于青田縣方山鄉奎巖莊村村中,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吳乾奎墓位于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橫路山,2011年4月20日,被公布為青田縣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方山文昌閣位于青田縣方山鄉奎巖莊村西側,2011年4月20日,被公布為青田縣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太陰宮位于青田縣方山鄉松樹下村,2003年4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鄭銘巖宅位于青田縣方山鄉周岙村下碓33號,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倪良佩兄弟合葬墓位于青田縣方山鄉松樹下村“石枷墳”山麓,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裘仁乾宅位于青田縣方山鄉石前村門前坑華僑新村22號,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裘山季氏家廟位于青田縣方山鄉裘山村南側,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根頭林氏宗祠位于青田縣方山鄉根頭村村中,2011年1月19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
悟性寺位于青田縣方山鄉松樹下村,2003年5月15日,被公布為青田縣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