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鎮是溫州地區聞名遐邇的果蔗之鄉,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瑞安市中西部,南朝齊梁間號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隱居于此,并因此而得名。隨著桐嶺背隧道工程、瑞楓公路改建工程及溫福鐵路等大交通網絡建設的實施,陶山鎮作為江北城鎮連綿發展軸中心鎮的地位不斷顯現,并將逐步融入到溫州大經濟圈中。全鎮面積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人,轄41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08億元,同比增長21.9%;外貿出0貨值3.48億元,增長28%;財政收入4400萬元,同比增長8.1%;人均收入為5905元,同比增長8.5%。
[工農業·基礎設施] ①工業經濟增長迅速,逐步形成了以針織、鑄造、鍛壓為主導的工業經濟格局,鑄造、鍛壓業已成為陶山的傳統產業,針織業作為特色產業,成功打入歐洲市場。全鎮1000萬元產值以上的企業15家,億元產值以上的4家,星級企業7家。陶南工業園區繼續發揮產業區域優勢,帶動行業整體發展。花園底工業標準廠房投入使用,產業區域集聚度得到提高。實現躍進鍛造公司與意大利企業合作,合同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光裕、時代鑄造、三星防腐、市鍛壓廠等4家,投入585萬元用于技改,促進了企業技術更新和生產能力提高。②全年實現水稻種植1.4萬畝,總產4202噸,被評為市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拋荒土地的復耕復種工作力度加大。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新增綠色無公害基地4個,新增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4種,建立了溫莪術生產基地并穩步推進GAP認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蛇排河治理和千庫保安工程、趙山渡北取水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趙山渡南取水工程;新建三面光渠道800米,修理機埠17座,修理水閘3座;疏浚河道6000多米,清理土方5萬立方米,并及時妥善處理了兩岸河泥。③完成瑞楓路河西段路面硬化工程;全年投資1779.5萬元,完成了塘上至巖頭、沙三至航蒲、陶馬路至上岙等5條康莊公路,霞林中心路、陶峰云霧路、龍斗中心路等多條民間道路建設,共計24.6公里。實施“清垃圾、拆棚架、還綠地、塑形象”活動,制止占道經營行為,拆除各類違章建筑29處,違章面積5639平方米。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正式啟動8個村,其中榮垟村通過了“千百工程”驗收,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