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杭州市宣布正式啟動實施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以原上城區、江干區的行政區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楊街道)為新的上城區的行政區域,人民政府駐望江街道望潮路77號。全區面積122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街道,199個社區,常駐人口132萬,其中戶籍人口84萬。
區劃調整后的上城區充分體現了“西湖時代”與“錢塘江時代”的再融合,以“一區四中心”為戰略定位:全面打造全國重要的高端服務業中心、消費中心、創業創新中心和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努力成為一流國際化現代城區,奮力當好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排頭兵。
上城區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區域優勢得天獨厚。瀕臨滾滾錢潮、天下奇觀的錢塘江,緊貼煙柳畫橋、處處勝景的西湖,運河自南而北縱貫全區境內。現有亞洲最大高鐵樞紐之一的杭州火車東站、城市中央鐵路樞紐杭州城站、華東最大客運中心,以及首批全國示范步行街之一的湖濱步行街、省級高品質步行街試點之一的清河坊步行街等“城市風景線”,市民中心、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杭州大劇院等地已經成為全市發展的鮮明地標。
上城區確立了“一軸雙核五星”的發展規劃,以19公里錢塘江黃金岸線為主軸,以錢江新城、湖濱地區兩大板塊為核心,以南宋皇城大遺址、杭港高端服務業示范區、艮北新城(東站樞紐)、錢塘智慧城、筧橋丁蘭等板塊為五星,推動以數字經濟為引領,集聚金融服務、時尚消費、專業服務、文化產業、健康服務、智能制造的“1+6”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18.6億元,其中服務業增加值1666.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7億元;財政總收入357.3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1億元。
上城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南宋文化、吳越文化、錢塘江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和南宋皇城大遺址的所在地,擁有全市超過一半的歷史建筑、歷史地段、歷史街區和各級文保單位,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這里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居民委員會和浙江省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團小組、第一個工人運動小組,小營·江南紅巷接待了毛主席、習近平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的到訪。
上城區公共服務優質,基層治理卓有成效。轄區內集聚了浙一、浙二、邵逸夫等省屬三甲醫院,建蘭、采實、崇文、天長等全省知名學校,還擁有各類博物館、體育館、公園等豐富資源為居民群眾共享。近年來,全區創新了“三社聯動”“湖濱晴雨”“凱益薈”等基層治理新機制,打造了“美好教育”、“彎灣”助殘等民生服務金名片,探索了“火車東站服務大提升”“浙一浙二周邊交通治堵”等基層智治新場景,轄區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曾連續十六年榮獲省級平安區稱號,三次奪得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優秀區“大禹鼎”,并取得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首次全國營商環境測評成績前茅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