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杭州市 > 蕭山區 > 所前鎮 > 祥里王村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所前鎮祥里王村概況

[移動版]

祥里王村

祥里王村位于所前中部偏南,所前老集鎮之南,東南環山,西北環水。東與本鎮李家村為田鄰山舍、南和本鎮山里王村相鄰,西北與老集鎮(天樂社區)緊密相連和西小江為伴,岱塢溪經村注入西小江,7路公交路車沿村而過,杭金衢高速公路跨越村中,緊靠03省道東復線,水陸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村域面積0.98平方公里,全村由黃山郎、李家閘、山下陳、南莊北、麻園里5個自然村組成。2006年底止,全村共有農村住戶411戶,其中農業戶407戶,外來戶4戶。總人口1253人,農業人口1241人,外來人口12人,劃分為8個村民小組。全村勞動年齡內人口761人,其中男402人,女359人。勞動力中從事農林牧漁業為主的356人,從事工業為主的251人,從事建筑勞動為主的75人,從事交通運輸為主的26人,從事商飲業為主的15人,從事其他行業的38人。全村共有耕地531畝,其中水田470畝,旱地61畝,其中在圍墾地區有62畝。全年種植糧食519畝,產糧261噸。產蔬菜801噸。耕地中花卉苗木地75畝,年產值30萬元。全村有茶園248畝,全年產茶19噸,有果園62畝,其中柑橘2畝,桃園5畝,楊梅50畝,柿子5畝;全年產水果49噸,其中柑橘3噸,桃子8噸,楊梅20噸,柿子19噸。全年零星植樹1畝,幼林撫育100畝,成林撫育50畝,封山育林200畝。產筍干0.5噸,產板栗5噸,采伐木材5立方。

2006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26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402萬元,林業收入28萬元,畜牧業收入16萬元,漁業收入10萬元,工業收入5034萬元,建筑業收入264萬元,運輸業收入121萬元,商飲業收入17萬元,服務業收入26萬元,其他收入347萬元。村民全所得總額1174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9453元。

村民中以李姓為多,王姓次之。李姓與鄰村大小塢村同宗,均為唐汝陽王李琎后裔。王姓,相傳于唐朝天祐四年(907)從陜西鳳翔輾轉遷入蕭山,分居到此,稱福祥之地,故以祥里王為村名。

祥里王村自南朝設山陰縣后,屬山陰縣天樂鄉,元朝設都、圖,為山陰天樂四十都,明朝以后屬天樂集安鄉。到民國17年為紹興縣第十區一里,民國20年重繪田畝清冊,劃為紹興縣七都六圖,民國21年為紹興縣第7區集安鄉,民國24年劃歸紹興所前東鄉,民國36年劃歸所前鄉。建國后為進化區所前鄉,后為進化區岱山鄉,1950年10月劃歸蕭山縣。1954年農業合作化時曾建立岱塢第二農業合作社和集星農業生產合作社,后合并建立集星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時為臨浦公社所前管理區集星生產隊,1961年縮小公社規模,改為所前公社祥里王生產大隊,建大隊管委會,文革期間曾改名為紅衛大隊,1981年復稱祥里王大隊,1984年建立村民委員會。

村于1961年建立黨支部,現有0黨員51名,村民代表24名,村級固定資產290萬元、貨幣資金410余萬元。2006年初召開村三委班子、全體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就原村莊內破爛不堪的老房、彎曲而狹小的村道、各種違章建筑亂搭亂建,在村容村貌不良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整治村”建設;以鎮黨委、政府提出的“爭經濟強鎮、創旅游名鎮、建人居新鎮”為口號,致力于經濟發展為中心,投入資金170余萬元,建成了村民公園、健身廣場,通往村建規劃區的的村級大道和橋梁、老年活動室等。整治后的祥里王村,道路全部硬化,達到“綠化、美化、潔化、硬化、亮化”。同年11月底被杭州市愛衛會、蕭山區一體辦等有關單位評為“農村整治村建設”合格村。

歷任大隊、村黨支部書記有:李乃成、錢馬根、孫馬林、李雪珍、龔觀根、趙金榮、李安根;歷任大隊長、村委會主任有:婁茂甫、錢馬根、李雪珍、龔志順、王長明、李建明李建江。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李安根,村委會主任李建江。2000年被評為蕭山市文明村。

村籍李吾橋曾任城山公社、大莊公社、義橋鎮-及蕭山市質檢計量局局長;村籍楊寶珍曾任蕭山飲服公司-,曾被評為蕭山市勞動模范。村籍李興明現任臨浦鎮副鎮長。

村中尚有兩棵上千年的古銀杏樹。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48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 日本十八禁免费看污网站 |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