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浙江省 > 金華市 > 永康市 > 前倉鎮 > 光瑤村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前倉鎮光瑤村概況

[移動版]

光瑤村簡介:前倉鎮光瑤村位于永康市南部,與縉云縣新碧鎮的山前、姓姚村接壤。全村298戶,常住人口960人,村經濟總收入576萬元,人均純收入6700元。

近年來,光瑤開展村莊整治,投入整治經費660多萬元,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先后被授予“金華市綠化示范村”、“永康市綜治先進集體”、“永康市文明村莊”、“永康市綠色村莊”等榮譽稱號。

做文教用品生意的人都知道有個永康市前倉鎮,這里生產銷售的文教用品占據了全國70%的市場份額。不為人知的是,前倉鎮的文教用品產業可能是從光瑤村興起的。

光瑤村地處永康南大門,與縉云縣山前村隔江相鄰,緊靠330國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村民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幾個溫州蒼南人租用村大禮堂制作飯菜票、學生證等,業務做大后就搬到了離村不遠的前倉鎮上,帶動一些村民做起了相關生意。

據說,前倉文教用品市場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發端于溫州蒼南縣的金鄉。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業務的擴大,永康人引進了金鄉的生產技術與經營模式,從而發展成為名揚全國的“文教用品之鄉”。

今年44歲的褚朝江是光瑤村較早從事文教用品生產的人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他從一個小作坊起家,加工印有名人名言的鏡框。隨著前倉文教用品市場的知名度逐步擴大,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經過近20年的發展,褚朝江的工藝廠已成為一家專業生產校園燈具系列以及不銹鋼校園裝飾系列等產品的專業工廠,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褚朝江說,剛開始只有三四個工人,而且都是自己的家人,當時生意很難做。到了2004年前后,前倉文教用品市場的知名度越來越大,現在基本上都是在家坐等客戶上門。“前倉文教用品市場品種全、款式新,只要你能想到,我們都會幫你做出來。”褚朝江說。

褚朝江說,前幾年網絡營銷熱的時候,他不但在百度上為產品進行推廣,而且還在阿里巴巴上進行了營銷,但他還是習慣與多年來積累的客戶用手機聯絡。

光瑤村黨支部委員徐健則是校服生產者,他的校服廠規模不大,年加工量五六萬套。1996年他剛辦廠時,鎮里只有五六家校服廠,現在已經發展到近30家。因為技術含量低,入市門檻也不高,現在業務越做越大,但利潤越來越少。“前倉文教用品市場名聲在外,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客戶,少去了很多營銷成本,但隨之而來的同質化競爭也異常激烈。”徐健說。

離光瑤村不遠的前倉鎮雖然位于永康市東南部,但金麗溫高速公路、330國道、金溫鐵路橫貫境內。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當地富有特色的工業經濟。走在街上,兩邊商家林立,店門口擺著紅旗、健身器材、鏡框、燈具以及環保垃圾桶等商品。特別是位于330國道邊的文教用品一條街,更是人來人往,十分忙碌。據介紹,前倉文教用品市場已發展成國內最大的文教用品集散地之一,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文教用品企業300多家。整個市場目前有上萬種文教用品,一家企業根本生產不了,于是幾戶企業聯合起來定樣,彼此介紹生意,實現共贏。當地商戶自豪地說:“全國只要有學校的地方,就有我們的文教用品;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我們生產的校服。”

由于產業帶動,加上發展空間大,現在許多光瑤村的村民都在前倉鎮安家落戶。他們表示,隨著前倉文教用品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和提升,他們的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

村莊舊貌換新顏

“過去是揚灰道、泥草房,現在村民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干凈水,住上了磚瓦房,還看上了有線電視,與城里人沒啥兩樣。”昨日,67歲的光瑤村村民章愛焦說起新農村建設喜不自禁。

前幾年,光瑤村集體向村民收購危舊房屋125間,拆除違章搭建49宗;完成環村路、主干道和村內所有道路的硬化面積3萬多平方米,累計粉刷“赤膊墻”4.8萬平方米;投資10萬元安裝各式路燈76盞。以前房前屋后的菜地、雞舍豬欄都變成了整潔優美、綠樹成蔭的休閑活動中心。“以前是菜地豬舍在家門口,現在是活動中心在家門口,天天賞美景,心情格外好!”村民褚珍紅說。

村民的文明意識也大為提高。“以前村民經常會把生活垃圾隨手扔到周邊或者附近的水塘、河邊,致使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光瑤村相關負責人說,開展新農村建設之后,不少村民漸漸地從“要我建設新農村”轉變到了“我要建設新農村”。

“現在每逢節假日,光瑤村的籃球場都會吸引不少青年前來打籃球。而在籃球場建成以前,這里可是眾人投擲垃圾,看了就想走的荒地和水塘。如今大家都會自覺把垃圾扔到垃圾池里。”褚珍紅說。

據介紹,為了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光瑤村集體投資50萬元,建起瑤川、村口兩個公園,園內建造石亭兩座,配備有停車場、籃球場、舞池,露天休閑健身場所安裝健身器材,不定期組織村民舞會、趣味運動賽、籃球、拔河比賽等文體活動。

“我們村還有一個游泳池,池里的水引至山上水庫,清澈又冰涼,一到夏天,來這里游泳的人絡繹不絕,連隔壁縉云的村民都開車過來游泳避暑。”如今,村里的文娛設施、健身器材一點不比城里的小區差,大家茶余飯后都喜歡出來散散步、話話家常、運動運動,村子也變得越來越熱鬧了。

大學生村官成了村民貼心人領頭雁

在光瑤村里走上一圈,只要說起大學生村官胡康進,村里老老少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個小伙真熱心,村民遇到困難都會熱情相助。”村民張大媽說,胡康進來到光瑤村后幫了自己不少的忙。

今年27歲的胡康進2007年9月到光瑤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剛來到村里時他躊躇滿志,可他很快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有著巨大差距,面對瑣碎而復雜的工作亂了陣腳。“那時候做工作常吃‘閉門羹’,事事都不順。”胡康進說。為改變這種局面,他有空就往村民家里跑,幫他們干農活,聽他們訴說煩惱。村民徐大爺說:“康進經常來陪我聊天,聽我嘮叨,比我的孩子還親。”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胡康進終于實現了從“外村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轉變,得到了村民的信任。2008年村里有兩戶相鄰村民因為雨水問題引發爭吵,多次協商后誰也不肯妥協。胡康進得知此事后,趕去了解情況,耐心進行調解。“沒想到幾天后兩家矛盾進一步加深,大打出手。”胡康進決定從其中一戶村民入手。經過多次苦口婆心的勸說,終于成功解決了這次糾紛。

“最讓我頭痛的還是抓計劃生育。”胡康進說,有些村民為了逃避檢查,常年玩“游擊戰”。“我就以了解養老保險情況、人口普查為由多次到村民家中走訪,摸查清楚情況后,親自監督適齡婦女去做檢查。”近年來,光瑤村計劃生育三查率每年都在98%以上。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胡康進還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村民尋找致富路。隨著光瑤村文體用品業的發展,很多村民開辦了家庭作坊,種田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土地常年閑置。“隔壁麻塘村有一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最近幾年效益很好,我就想把村里閑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胡康進算了一筆賬,一畝田如果種葡萄的話每年有近萬元收入,如果種水稻最多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提出這個設想后,村民的積極性普遍很高。”村領導與麻塘村協商后,光瑤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也歡迎光瑤村民的加入,與他們共享葡萄種植的基礎設施、專業技術和銷售渠道,通過團隊合作規模化經營的方式實現“雙贏”。目前,村里種植葡萄的農戶有七八戶,種植面積共有20多畝。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必須提高村民的現代農業意識。”胡康進說,“我大學學的是機械,所以就想到了遠程教育。”現在,胡康進每月三次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在會議室觀看遠程教育片,并做好各項記錄。他根據農戶的需求,隨時掌握幫扶項目的進展動態,幫助村民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在這里,我學到了養雞的技術,并且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遠程教育就好比把專家請進了門。”村民胡大爺說。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中文国产欧美不卡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