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彎的村道早已筆直,綠樹成蔭;零散的民居也已拆舊建新,錯落有致;田間地頭,大棚相連,桑樹成片,就算時已入冬,依然游人絡繹。
灣底,這個當年窮得將破庵當倉庫的小村,如今走在了浙江省新農村建設的前列,蝶變為“都市里的村莊、城市中的花園”。2011年12月20日,她又在全國眾多村莊中脫穎而出,為鄞州近400個村首贏文明創建最高獎——全國文明村。
灣底,她走過的是一條怎樣的路?我們走進灣底,用心去感受她的每一次脈動,每一個變化。
田野奏鳴曲
2011年12月20日,冬至將臨,灣底的大棚內仍一片暖意,幾名游客正在采摘草莓;天工植物園內溫暖如春,四季植物茂盛;室外是大片的桑樹林,到明年四五月份,這里將為游人獻上誘人的“桑葚大宴”。
“旅游業已是我們灣底發展最快的一大產業,年均增幅達30%以上。”天宮莊園休閑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國成說。
這在以前,灣底人想都不敢想。
灣底人傳統種植水稻,但“爛田推搗臼”,人均耕地多達1.2畝的灣底人還是窮得叮當響,吃的是醬油湯,住的是祖傳老房子。
“要富,就要發展集體經濟,將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走土地規模經營之路!睘车状妩h總支書記吳祖楣說。
上世紀90年代,村里將土地“收”回來,成立農業開發公司,進行集體經營,更多的勞動力洗腳上田,進廠務工,灣底由此走上土地規模經營之路。
1998年,灣底引進果桑種植,第二年畝收入達到6000多元。自此,灣底人做足了果桑文章。作為國家計委現代農業開發項目,灣底不僅擁有1.3萬畝的種植面積,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果桑種植基地,還對果桑進行深加工,走上農業產業化路子。
2004年,村里成立“天宮莊園”,成功舉辦首屆桑果節,從而在全區率先走上了一條農業旅游之路。
至今,連續八屆桑果節的成功舉辦,灣底在開發旅游業上越來越得心應手,并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首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寧波首個全國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五星級園區等。
二產連三產,灣底的田野四季如春。
村企創業歌
前些天,灣底村兩家原集體控股企業——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和天宮莊園果汁果酒有限公司完成改制!氨P活資產,重點發展旅游業。”吳祖楣說。
現在的天工實業有限公司,下面有天宮莊園果汁果酒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2010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對于灣底來說,創業是前進的動力,創新是不變的主題。
解放后的30多年,一產一直是全村的經濟命脈。
經濟結構的變化始于1982年。當年,灣底村辦起2家企業,當年年底實現銷售20萬元、利潤4萬元。工業由此走入灣底村。
1989年,灣底村辦起全市首批中外合資企業——天工工具有限公司,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的引進,使灣底人真正走上了工業發展之路。1994年,在完成村辦企業組建為由村經濟合作社集體參股的股份公司后,灣底人喊出了“創業萬歲”的口號。
工業讓灣底村有了底氣,也使以工哺農、發展農業產業化成為一種可能。“果酒廠先后投資8000萬元、溫室大棚投資2300萬元,這些資金主要還是靠村里工業經濟發展后的集體積累,不然,新村建設也是一句空話。”吳祖楣說。
隨著果桑種植的迅猛發展,靠鮮果銷售已不能解決問題。2001年,灣底村分兩期投資8000萬元建造起果桑深加工的農業龍頭企業—寧波天宮莊園果汁果酒有限公司,實現了農產品從初級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轉變。
2004年,與桑果節同時誕生的還有天宮莊園休閑旅游有限公司,灣底就此走上旅游業大路。西江古村、植物園、天宮城堡……一個接一個旅游項目接連開張;中華老字號一條街、精品植物園、中藥百草園、生態餐廳……一只只新的旅游項目即將建成,天宮莊園接待的游客已從寧波地區擴展到長三角甚至更遠。今年,莊園已吸引游客30多萬人次,預計全年可實現旅游收入2900萬元。
旅游業,如朝陽在灣底噴薄而出!
和諧生態賦
在灣底環村河上,種著大聚藻!坝弥参镏嗡,河道干凈多了!贝逯魅-乾說,這條河道事實上是鄞州的首條生態河道。
灣底是一個平原水鄉,村內流經多條河道。這些年,對這些河道的治理灣底沒少動腦筋,也沒少花錢。看著河水變清,“投入250多萬元,值!”-乾說。
其實,對灣底來說,進行生態建設從來不含糊。
1994年始,道路、河流、新村、天宮莊園的綠化步伐,灣底從未停止過,并提出了“保持近郊農村傳統風貌和生活習俗、改善居住空間景觀和環境質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居住環境”的建設目標。
進村的天工路兩旁,樟樹、桂花樹郁郁蔥蔥;月季也已從廠區的圍欄里探出頭來;就連新村的墻角也已是綠草茵茵!拔覀優车拙褪且粋大花園!”村民陳忠說。
數據顯示:新村綠地率53.6%,全村800畝農地面積中,果園等綠地面積占到390畝。
天宮莊園的植物世界充分體現了灣底人的生態觀。植物世界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當前浙江省單體面積最大、植物品種最多的綜合性展覽溫室。對于園內絕大多數熱帶植物來說,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是關鍵。植物世界采用了生態技術降能耗。
“冬天,我們用地熱空調來提升溫度。”植物世界負責人葉春林說,“夏天,植物世界一邊裝上大型抽風機,另一邊放置濕簾,以此達到降溫目的。這樣,每年可節能46%。”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們灣底吸引游客的一個重要因素。”-乾說。
文明新樂章
前天上午,村民許岳年老人走進村老年活動室,和大家一起邊看電視邊聊天。此時,陽光穿過窗戶灑進活動室!傲炼嗔,暖多了,連空氣也好多了!崩先诵呛堑卣f。就在幾天前,他們的活動室剛由村邊搬到村中央的廣場上,朝向也由北改成了南。
在灣底,處處都有這樣的變化。
在新村,村民忻宏斌說,拆舊建新,他家分到了1套新房,100平方米。2001年,灣底提出“人民第一”,開始拆舊建新。至2006年,持續5年的新村建設,讓1000多位村民和忻宏斌一樣,個個住上了新房子。
之前,他們分別住在8個自然村,房破環境差。除西江自然村保留原貌,開發成旅游景點——西江古村外,其余7個自然村6萬多平方米老房子全部拆遷,合并建了一個新村——灣底新村,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這里幼兒園、小超市、活動廣場、圖書室一應俱全,是寧波互動數字電視第一村。
“生活習慣也大不一樣了!贝迕襦崅ケ胝f。多年來,他負責新村的物業工作,對于這一變化體會尤深。搬進新村的前兩年,村民還是像以前那樣隨地扔垃圾,在樓道里生煤爐。為此,他們沒少勸。但現在不一樣了,垃圾進袋入筒,樓道不再有濃煙滾滾。上段時間,村里還請了專業的物業公司。
-乾說,2006年起,村里實施“五星家庭”評選,2007年起開展“和美家園”創建……慢慢地,大家開始互相督促、勸導不文明行為。教子有方、愛心常駐、家庭和睦、時尚魅力等家庭在村中不斷涌現。
廚衛配套的員工公寓、價格實惠的職工食堂,以及以外管外的社會管理模式,更讓新灣底人融入灣底這一大家庭,共譜文明新樂章!拔覀兗覂鹤雍痛謇锏暮⒆由弦粯拥挠變簣@,工作在灣底,我們很幸福!”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湖南籍員工相金浪說。
“窮則思變”,當年寫在墻壁上的四個大字早已不見,但我們仍能在每一位灣底人的腳步中,感受到它的強勁有力。“創業萬歲”,讓灣底實現村強民富,“人民第一”,更使灣底人過上文明幸福的生活。就如他們刻在石頭上的一句話:付出,可以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