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曉南村 | 隸屬:大圩鎮 |
區劃代碼:340111102201 | 代碼前6位:3401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41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位于曉星集南邊,故名曉南村。
基本介紹:
曉南村地處合肥市東南,現有村民500戶1722口人,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態自然村。全村下轄1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749畝。村黨總支由5人組成,下設協會、創業、夕陽紅3個黨支部,有正式黨員65人。近年來,曉南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全村群眾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努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使收入不斷增加,集體經濟積累不斷壯大,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和經濟指標名列全鎮前茅。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全村已形成香菇種植、草莓種植、蓮藕種植三大基地,更有反映我村新農村建設面貌的農家樂旅游項目—十里漁場。使得我村成為大圩農家樂旅游
榮譽排行:
2009年4月,曉南村被確定為合肥市首批市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主打產品:西甜瓜。
歷史沿革:
解放前,曉南村屬于合肥南區曉星鄉,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為煙墩區曉南大隊,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社,為曉南大隊,1958年成立合巢人民公社,曉南屬曉星管理區,1961年,曉星管理區劃分為大圩、曉星兩個人民公社,曉南屬大圩人民公社,1968年大圩、曉星兩個合并,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曉南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72年東方紅公社又分為大圩、曉星兩個公社,曉南大隊屬大圩公社,1978年合肥市區劃調整
周邊相關:
曉南村附近有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包公園、安徽名人館、徽園、合肥融創樂園、合柴1972文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魚、李鴻章大雜燴、大圩藍莓等特產,有民間扎彩(合肥市包河區)、包公故事、廬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區)、馬派皮影戲、張氏大洪拳、韓氏陰陽雙合拳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曉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