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圩西村 | 隸屬:大圩鎮 |
區劃代碼:340111102202 | 代碼前6位:3401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41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在東大圩西岸,故取名為圩西村委會。
基本介紹:
大圩鎮圩西村位于東大圩西岸,圩西村屬于半崗半圩地形,東與新民村比鄰相望,南與沈福村相接,西與許貴村、學堂村接壤,北與曉南村為鄰,村域面積3.75平方公里,屬于半崗半圩地形,總人口1939人,下轄12個村民組,本村交通四通八達,23路公交車直達我村,通過近幾年的建設,現已形成縱橫交錯道路交通網,崗區: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先后進行徽派房屋改造136戶,房屋粉刷出新178戶,新建水泥路3公里,村莊砂石路10公里,城鄉一體化規范建設,村容村貌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綠化亮化環境進一步增強,以“清潔家園 綠化鄉村”為平臺,開展以“六清理、三綠化”為抓手,全面開展環境治理,使圩西村環境變綠變美,村容村貌
榮譽排行:
2015年4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授予圩西村第三屆合肥市文明村鎮稱號。
2013年1月,圩西村被認定為2012年合肥市“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主打主品:草莓。
2009年4月,圩西村被確定為合肥市首批市級“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主打產品:大棚蔬菜。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合巢人民公社,屬曉星鄉管理區,圩西村歸合巢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曉星鄉管理區分為大圩、曉星兩個公社,圩西大隊歸大圩人民公社,1968年大圩、曉星兩公社合并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圩西村歸東方紅人民公社管轄,1972年大圩曉星兩公社再次分開,圩西大隊又劃為大圩公社管理,1978年劃歸合肥市郊區,1983年社改鄉成立大圩鄉圩西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大圩、曉星兩鄉再次合并為大圩鄉人民政府,
周邊相關:
圩西村附近有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包公園、安徽名人館、徽園、合肥融創樂園、合柴1972文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魚、李鴻章大雜燴、大圩藍莓等特產,有民間扎彩(合肥市包河區)、包公故事、廬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區)、馬派皮影戲、張氏大洪拳、韓氏陰陽雙合拳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圩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