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陸大村 | 隸屬:包河經開區(駱崗街道) |
區劃代碼:340111001204 | 代碼前6位:34011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0041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明朝洪武年間,陸氏宗親老始祖兄弟三人由江蘇省句容市遷來此地,長兄老大陸翮的居住地在這里,所以得名“陸大”,故名“陸大村”。
基本介紹:
陸大村南面是十五里河,北鄰包河工業區,東與陸集社居委相鄰,西與駱崗社居委接壤,面積約3000多畝,轄5個村民組,總人口1448人。黨支部共有黨員37人,村兩委6人,主任吳光玉,委員陸擁軍、陸廣濤、陸春林、胡乾卓、李婷,辦公電話4853100.陸大村近年來,多次受到區級以上表彰,2002-2003年連續兩年計劃生育工作“合格村”,2004年度獲標準化調解委員會,2005年度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先進集體”,2006年度榮獲合肥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2007年度獲“清潔家園·綠化鄉村”先進單位,2009年度獲無-“示范村”。
陸大村與陸集社區、北斗村、施河社區、石橋社區、駱崗社區、高王社區、官塘社區、觀園社區、包河苑社區、包河花園社區、義興社區、繁華社區、院塘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陸大村”解放前一直屬于合肥縣南鄉,解放初期于1958年成立肥西縣合巢大隊一度劃歸肥西縣管轄,1961年肥西縣合巢大隊一份為二,成立曉星人民公社和大圩人民公社,陸大村隸屬曉星人民公社管轄,1978年5月曉星人民公社劃歸合肥市郊區管轄,后改為曉星鄉人民政府。
又于1985年由曉星鄉陸集大隊一分為二成立陸大村和陸集村兩個村民委員。
陸大村民委員會下轄【生產1隊,2隊,3隊合并成立雙崗組,4隊和16隊合并成
周邊相關:
陸大村附近有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包公園、安徽名人館、徽園、合肥融創樂園、合柴1972文創園等旅游景點,有大圩葡萄、白切、寸金、包公魚、李鴻章大雜燴、大圩藍莓等特產,有民間扎彩(合肥市包河區)、包公故事、廬州木雕(合肥市包河區)、馬派皮影戲、張氏大洪拳、韓氏陰陽雙合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