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顏集鎮 | 隸屬:譙城區 |
區劃代碼:341602105 | 代碼前6位:3416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S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轄區面積:約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6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黃營村 | ~200 | 村莊 |
黃營位于譙城區顏集鎮大西北,東靠丁橋,西靠郭橋村,南靠郭橋,北靠河南省界溝鎮,所轄十個自然村,共有耕地6757畝,人口4249人。
本…[詳細] |
郭橋村 | ~201 | 村莊 | 郭橋行政村位于顏集鎮的正西部,是我鎮的最西方向,我村轄12個自然村,分別是郭橋、杜樓、凡莊、夏李、李老家、吳莊、葛貝張莊、丁方寨、趙莊、張莊、丁里元、…[詳細] |
丁橋村 | ~202 | 村莊 | 丁橋村位于譙城區顏集鎮西北,東靠亳州-虞城路,南靠楊河,北靠河南省虞城縣界溝鎮,西靠黃營村。我村轄14個自然村,分別是阮小廟、顏葛針園、東西顏、前阮莊…[詳細] |
顏集村 | ~203 | 鎮中心區 | 顏集村位于亳虞路和雙李路的交叉地,是顏集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顏集村轄內現有22個村民小組, 3510人,耕地面積5300畝。主要農作物以糧食、辣椒、…[詳細] |
李莊村 | ~204 | 村莊 | 李莊行政村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北部,于河南界溝交界,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濕,四季分明。李莊村下轄30個自然村,人口6300人,耕地面積11000…[詳細] |
李溝村 | ~205 | 村莊 | 李溝村位于譙城區顏集鎮東六公里處,村部設在李溝自然村,下轄25個自然村,人口有5710人,耕地5900畝,2011年我鎮萬畝優質小麥基地中,我村占了五…[詳細] |
趙莊村 | ~206 | 村莊 | 趙莊村位于譙城區顏集鎮東北,東靠段老家,南靠李溝行政村,西靠李莊行政村,北靠河南虞城。
我村下轄16個自然村,擁有耕地3800畝,…[詳細] |
段老家村 | ~207 | 村莊 | 段老家行政村,下轄12個自然村,分別為段樓、郝樓、段河涯、任小樓、李曹莊、段老家、大徐、小李莊、段木元、任竹園、姚莊、段大莊。…[詳細] |
曹園村 | ~208 | 村莊 | 曹園村位于顏集鎮東北,下轄18個自然村,共有耕地5000多畝,人口4000多人。
本村以農業為主,現種植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等。本…[詳細] |
草寺村 | ~209 | 村莊 | 草寺村,所轄自然村有16個,耕地6357畝,人口有5234人![詳細] |
李集村 | ~210 | 村莊 | 李集村:位于顏集鎮東北7公里處,沿311國道和李白路,雙李路貫穿其中,是顏集鎮第一大村。李集村轄21個自然村,39個村民組,人口7496人,地畝110…[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宋朝末期形勢動蕩,戰亂不斷,山東顏姓家族(傳說是顏回后代)為躲避戰亂,舉家數百人遷徙,原想遷至長江以南,因情況緊急,未能如愿,至此地時,見此地民風淳樸,土地肥沃,逐定居于此,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顏集。
基本介紹:
亳州市轄鎮。1983年改社為鄉屬顏集鄉和李集鄉,1992年撤區并鄉為顏集鄉,1995年設鎮。位于市區東北17公里處,東鄰河南省永城縣,北與河南省虞城縣接壤。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4.4萬。311國道穿過南部。轄顏集、朱莊、顏后樓、陳樓、楊營、趙莊寺、黃營、張莊、張朱、孫莊、郭橋、樊莊、丁橋、孫塘、李集、朱樓、肖窯、李溝、王樓、段樓、曹園、羅小、段后湖、丁雙廟、丁大樓、段木園、草寺28個村委會。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辣椒。鄉鎮企業有面粉廠、輪窯廠等。特產風味食品丁大樓粉皮。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顏集鎮入選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歷史沿革:
1950年設顏樓區。
1955年12月并于五馬區。
1961年成立顏集公社。
1983年改社為鄉,設顏集鄉。
1992年撤區并鄉,李集鄉并入。
1995年更為顏集鎮,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