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趙橋鄉 | 隸屬:譙城區 |
區劃代碼:341602201 | 代碼前6位:34160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皖S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轄區面積:約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趙橋村 | ~200 | 鄉中心區 | 趙橋鄉趙橋村位于趙橋鄉集鎮中心,村委會占地總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330平方米,南靠雙溝鎮,北臨十九里鎮,距雙溝集鎮約13公里,距十九里集鎮約…[詳細] |
雙樓村 | ~201 | 村莊 | 雙樓行政村位于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西南部約7公里,據城區約20公里,全村共27個自然村,45個村民組,總人口8118個,3213戶,土地面積17865畝…[詳細] |
溜集村 | ~202 | 村莊 | 趙橋鄉溜集村位于趙橋集東南4公里處,溜集街東南部,東靠大楊,南鄰大徐,北鄰穆閣,村委會占地總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700平方米,梅北路、濟廣高…[詳細] |
大徐村 | ~203 | 村莊 | 趙橋鄉大徐村位于大楊鎮和趙橋鄉交界處,東靠亳阜高速,西鄰京九鐵路,背靠清水河,梅百路橫穿于此,交通十分便利。本村下轄修板橋、修老莊、前修等28個自然村…[詳細] |
穆閣村 | ~204 | 村莊 | 穆閣村簡介
趙橋鄉穆閣村位于趙橋鄉東北約10公里,南靠大楊鎮,北臨十九里鎮,距大楊集鎮約7公里,距十九里集鎮約5公里,S307和濟廣高速跨村而過…[詳細] |
盧張莊村 | ~205 | 村莊 | 盧張莊村簡介
趙橋鄉盧張莊村位于趙橋集東北2公里處,南有趙王河,北靠十九里,東鄰穆閣,西接趙橋,趙北溝路跨村而過。
盧張莊…[詳細] |
王寨村 | ~206 | 村莊 | 王寨村坐落于亳州城南,趙橋集北,本村是在2007年有原來的毛橋村、劉大村、辛莊村、王寨村、張老莊村,五個小村合并而成,本村所轄26個自然村、33個村民…[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騎馬東下巡視,剛出汴梁,因心愛白馬有病,想走水路,便命人挖河一條,家住河畔的趙姓人家為近睹龍顏,在河上修橋一座,便起名趙橋。后興集市,地名沿用。
宋太祖趙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開國皇帝,史稱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中國這塊寧靜的土地上發生了安史之亂。 唐…… 趙匡胤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趙橋鄉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10公里處,邊界距市區僅四公里。國土面積134平方公里,全鄉轄35個行政村,226個自然村,339個村民組 ,12742戶,51082人,耕地面積119622畝,人均耕地面積2.53畝,土地資源豐富,被稱為亳州農業大鄉。
東臨307省道,西臨105國道,亳古公路、大京九鐵路縱穿趙橋南北,長達14。9公里,并設有趙橋南北兩站。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網絡。
趙王河、龍鳳新河在趙橋集形成十字黃金水道,水資源豐富,這里氣候溫和,年均將水量800毫米左右,無霜期242天,四季分明,盛產小麥、大豆、藥材、西瓜、池藕、棉花、小辣椒、玉米、油料、蔬菜等,多種農作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趙橋鄉被命名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
歷史沿革:
1955年,設趙橋鄉,屬十河區。
1957年6月,屬亳縣。
1958年成立趙橋公社。
1961年6月,劃歸十河區。
1963年10月,屬雙溝區。
1979年8月,趙橋、十河公社并區。
1983年設鄉。
1992年3月撤區并鄉,溜集鄉、小趙莊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