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姑孰鎮 | 隸屬:當涂縣 |
區劃代碼:340521100 | 代碼前6位:3405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430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9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大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當涂縣姑孰鎮東大社區成立于2004年,位于姑孰鎮中心地域,東至東護城河,北至提署中路,西至東大街,南至姑溪河北岸大堤。轄區內有5個居民區(東城水岸小區…[詳細] |
西大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西大社區居委會位于安徽省當涂縣姑孰鎮西苑北路74號,是由原城關鎮西大居委會和紅旗居委會于2004年元月合并而成,是姑孰鎮的特殊社區,由陸上和水上兩部分…[詳細] |
河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河南社區南至鐵路,西至205國道,北至姑溪河,東至木材公司.下設治保委員會,調解委員會,衛生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婦女委員會五個委員會,低保工作站,勞動…[詳細] |
東營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按照縣城區域規劃調整,姑孰鎮原東營社區與原五一社區拆并成立東營社區,地處姑孰鎮中心位置,東至東城河,南至提署街北,西至姑孰路東,北至北城河南。現有總面…[詳細] |
焦家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焦家社區位于當涂縣城區的西大門,2008年由村改居,2009年與原城西社區合并,現有24個居民組,人口6880人,黨員119名。二00八、二00九年年…[詳細] |
姑孰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姑孰社區成立于2004年元月,位于縣城北部,轄區范圍東始八六路,西達西護城河,南起提署中路,北至北護城河。轄區內有原國有水泥廠、鋼鐵廠、農機廠、食品公…[詳細] |
提署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提署社區,隸屬安徽省當涂縣姑孰鎮,姑孰鎮提署社區作為縣試點社區成立于2003年3月,位于天井街一村15棟樓下。
四至范圍:北至提署中路、…[詳細] |
清源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清源社區成立于2009年5月22日,是一個新建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地段,以太白路為主線,東起振興路,西至205國道,南至北護城河,北到襄城河,社區居民3…[詳細] |
行陳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當涂縣姑孰鎮行陳社區(原行陳村)屬當涂縣中心地段,為了積極配合縣城規劃改造,于2008年5月18日“村改居”,現有11個居民小區,住戶4962戶,常駐…[詳細] |
凌云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凌云社區原名凌云村,為了配合縣城規劃發展,將原城東社區提署街以南并入凌云,2008年5月正式“村改居”。本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區域,是一個在農村經濟改革中…[詳細] |
黃山社區 | ~012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黃山社區地處當涂縣城北側,緊連當涂縣經濟開發區。全村農戶620戶,人口2200人。現有規模企業6家,2005年工企業產值6800萬元,村集體經濟…[詳細] |
竹山社區 | ~013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竹山社區位于縣城以北,東臨章塘村,西至寧蕪鐵路,南臨襄城河,北與五聯村、市銀塘鎮金山村接壤。2008年5月份經縣政府批準實施了“村改居”。總面積…[詳細] |
五星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五星村:位于當涂縣城東郊,白纻山北麓,南鄰姑溪河,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境內314省道、蕪馬高速貫穿,通訊網絡覆蓋全村,交通便捷。全村現轄有15個村…[詳細] |
小橋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小橋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東靠甑山寺、馬蕪高速,北靠襄城河,南貫314省道,西連縣城城區,距縣政府、鎮政府僅200米。全村共有耕地及山水面積約4500…[詳細] |
藏漢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藏漢村地處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城東側7.5公里處,314省道穿村而過,橫跨東西,交通十分便利,屬丘陵地區,全村有20個村民組,有1017戶,有人口36…[詳細] |
寶塔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寶塔村位于當涂縣城南大門,地處馬鞍山蕪湖兩市之間,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滬銅皖贛鐵路,205國道穿境而過,北臨姑溪河,西側緊臨長江黃金水道,水陸交通…[詳細] |
蓮云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蓮云村位于當涂縣縣城南郊,屬縣城城區規劃范圍之內,東臨姑溪河,南與太白鎮鑫龍村接壤, 205國道、寧蕪鐵路穿境而過。全村轄17個村民組,有農戶7…[詳細] |
五聯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五聯村位于原黃山鄉政府所在地,地處馬鞍山與當涂縣結合部,交通便利,路網四通八達。全村下轄8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現有人口1192人(不含商業街…[詳細] |
關馬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關馬村位于姑孰鎮最東南方,東靠姑溪河,南鄰連千村,西北和宗和村相鄰,我村占地面積620.86公頃,轄7個自然村,9個村民組,共有農戶643戶,人口26…[詳細] |
連千村 | ~217 | 村莊 | 連千村簡介
連千村位于姑孰鎮東南部,處于姑孰鎮農業生產核心區內,縣道圍烏公路穿村而過。全村土地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00余…[詳細] |
洞陽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洞陽村位于當涂縣姑孰鎮東北部,東與龍華村接壤,西與藏漢村交界,北靠十里長山,南與宗和村交界,全村9平方公里,轄31個村民組,1312戶,人口5037人…[詳細] |
靈墟村 | ~219 | 村莊 | 靈墟村地處姑孰鎮東部,座落在314省道北側靈墟山下,與丹陽鎮毗鄰,屬丘陵地區。全村下轄12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共有人口2092人,1032個勞動力…[詳細] |
龍華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姑孰鎮龍華村位于縣城東郊,人口3280人,910戶,12個村民組,耕地面積2986畝,水面近972畝,314省道自西向東貫穿我村,姑孰集中區所在地之一…[詳細] |
宗和村 | ~221 | 村莊 | 姑孰鎮宗和村于2004年3月由原宗和、后崗、姑城三村合并而成,位于當涂縣城東面,圍烏公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方便。耕地面積6442畝,水面面積近1200…[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當涂縣南二里有姑孰溪,故得名。
基本介紹:
江東明珠姑孰鎮建鎮于2004年,是由原城關鎮、圍屏鄉及原黃山鄉、新橋鄉部分村合并而成。合并后的姑孰鎮人口13萬,面積110平方公里,轄22個村、8個社區居委會,是全縣最大的建制鎮,也是當涂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古稱姑孰,歷史悠久。三國黃武年間筑城,為六朝古都金陵門戶,境內風光秀麗,人文薈萃,名勝古跡諸多,文化底蘊深厚。修建于晉代的黃山塔和明代的金柱塔是鑲嵌于姑孰鎮內的兩顆明珠;興建于唐代的甑山禪林香火旺盛,甑山休閑山莊等一批旅游開發項目正在籌劃興建中。
姑孰鎮地處當涂縣城,位于馬鞍山、蕪湖、南京城市群中,東接丹陽鎮,南臨姑溪河,西倚長江,北連馬鞍山銀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區位條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姑孰鎮位列第232名。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姑孰鎮榜上有名,位列第42名。
2024年5月,2024鎮域經濟中部100強榜單發布,姑孰鎮位列第14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姑孰鎮位列第22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姑孰鎮位列第233位。
2023年9月,2023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姑孰鎮位列第36。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姑孰鎮位列第297。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姑孰鎮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國中部百強鎮名單揭曉,姑孰鎮位列第35位。
文化旅游:
金柱塔位于當涂縣姑孰鎮寶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長江口的南岸,距縣城2.5公里,該塔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9月,該塔根據
護城河遺址:位于當涂縣姑孰鎮提署居委會境內。全長5.21公里。時代為南宋。2015年6月5日,護城河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2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5米
古城墻遺址:位于當涂縣姑孰鎮護城河西北角太平府文化園內。時代為明代。2017年7月28日,古城墻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本體外5米;建設控制地帶:遺址本體外
神墩頭遺址:位于當涂縣姑孰鎮五聯自然村前湖自然村北約150米。2010年11月9日,神墩頭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商周。保護范圍: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大唐莊遺址:位于當涂縣姑孰鎮松塘行政村勝利自然村南約500米。時代為商周。2010年11月9日,大唐莊遺址被公布為馬鞍山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本體外10米,建設控制地帶:本體外
歷史沿革:
1984年初,城關鎮和姑溪鄉合并為城關鎮。
2004年1月,城關鎮與圍屏鄉整建制合并,再并入原新橋鄉寶塔村、蓮云村和原黃山鄉黃山村、竹山村、五聯村、章塘村,命名姑孰鎮,沿用至今。
唐婧,中國柔道運動員。2016年6月,全國柔道錦標賽比賽中,天津柔道隊唐婧獲得女子63公斤級季軍。2017年8月9日,第十三屆全運會柔道項目,在女子63公斤級比賽中,天津隊的唐婧奪得金牌,遼寧隊的蘇暢
區劃: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姑孰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