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黎明村 | 隸屬:石橋鎮 |
區劃代碼:340521103202 | 代碼前6位:3405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4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貧苦農民在黑暗中盼到了天亮,翻身得解放,故得名。
基本介紹:
當涂縣石橋鎮黎明村是有2005年上半年由原黎明村和原新潭村合并組成的,現轄36個村民組,3056人,耕地面積為4747畝,水面為927畝,可養面積近800畝。面鄰青黃路,東靠團林村,南和起垅村相連。鎮級公路(陶新路)貫穿南北,境內一條宏圖路和一條黎明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
村黨總支共有0黨員80名(其中:預備黨員3名,女黨員5名),黨員年齡結構35歲以下8名,占10%,36-45歲10名,占12.5%,46-55歲21名,占26.5%,56歲以上有41名,占51.5%,文化程度結構大專1名,高(中)專17名,初中文化以下62名。總支下設兩個支部,其中第一支部有45人,下設四個黨小組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黎明村被認定為2020年度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9年5月,黎明村入選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成立黎明行政村,村址設在陳祠自然村,隸屬石橋鄉;1958年10月“政社合一”,更名為黎明生產大隊,隸屬大公堉人民公社;(1961年,陶村、團林、黎明合并為黎明生產大隊),村址設在上埠生產隊,隸屬石橋人民公社;1984年1月,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鎮建制,更名為黎明村民委員會,隸屬石橋鄉,村址設在湯草自然村;1992年3月,撤鄉并鎮后,隸屬石橋鄉;2004年1月,因行政區劃調
周邊相關:
黎明村附近有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區、當涂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李白墓園、甑山生態園、詩城人家、洞陽東吳墓等旅游景點,有園藝鮮桃、石臼湖螃蟹、金安康蘑菇宴、當涂綠松石、當涂金菜地茶干、當涂肥腸米線等特產,有當涂民歌、當涂布貼畫、采石跳和合、太平府銅壺制作技藝、博望打鐵工藝、湖陽打水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