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祠村村 | 隸屬:花園鄉 |
區劃代碼:341721200204 | 代碼前6位:3417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R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因其坐落在祠村,故名祠村村村民委員會。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群眾性自治單位。故得名。
基本介紹:
祠村村位于花園鄉東南方向5公里處,東與永正、南溪村交界、南與胡村交界,西與乃灘村、合步村交界,北與東村村交界,總面積12.3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73萬多畝,耕地面積800多畝)。全村轄四個村民組(祠村、祠下、登原、登大),現有人口681人,正式黨員15名。
祠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森林資源豐富。一年四季樹木常青。境內祠河流過,Y231道路穿過。村組公路交合祠路全長1.5公里,是旅游、避景的勝地。水庫、山塘7處,堰壩12座。境內盛產竹、木、茶、柴。主要種植水稻、煙葉、棉花、瓜蔞等農作物。
東漢年間就有古人居住,現村龍山腳下就發現漢朝古墓。唐朝末年,隨著檀姓家族的遷入,祠村在宋、明兩村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祠村大隊,屬花園公社。
1982年體制改革時改為祠村村民委員會,屬花園里鄉。
2007年馬坑鄉并入,仍隸屬花園里鄉。
2009年花園里鄉更名為花園鄉,屬花園鄉。
周邊相關:
祠村村附近有池州升金湖、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東至綠野生態農莊、東至歷山景區、華龍洞遺址、許世英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東至云尖、東至麥魚、東至黑木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等特產,有東至花燈舞、文南詞(池州市東至縣)、平安草龍燈、雞公調、紅茶制作技藝(葛公紅茶制作技藝)、福主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