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石村 | 隸屬:張溪鎮 |
區劃代碼:341721104221 | 代碼前6位:3417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R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此地蘊含豐富的白云石礦,故而得名白石。
基本介紹:
白石村系張溪鎮的一個行政村。因座落在升金湖的南岸的石頭山下,又因村人幾乎全為張姓而習慣稱其為“白石張”。是池州境內僅有的一處張 良后裔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據《東至縣志》姓氏一章記載:“白石、井盆張氏系漢初謀臣張良的后裔,其51代孫張貴三元末避亂徙入邑境,現已繁衍20余代。”2008年清明,村人按族譜圖索驥,在村頭楓樹垅倒地木形發現了一世祖張貴三墓碑及世祖古墓群,證實了史志記載的翔實。白石張的老人們掛在嘴邊的順口溜說:“天上張玉皇,地上張天師;文張良,武張飛;張英張廷玉,父子雙宰相”。他們引以為榮地把這些傳說和人文與自己村聯系起來。
長江中下游的皖南山區,星羅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成立白石大隊,屬于里湖公社,1960年改屬張溪公社,1961年始成立坦埠公社,屬于坦埠公社,1971年坦埠公社并入五豐公社,屬五豐公社,1972年從五豐析出重設坦埠公社,屬于坦埠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成立白石村村民委員會,屬于坦埠鄉,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坦埠鄉、白笏鄉、汪坡鄉并入。
現屬張溪鎮,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白石村附近有池州升金湖、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東至綠野生態農莊、東至歷山景區、華龍洞遺址、許世英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東至云尖、東至麥魚、東至黑木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等特產,有東至花燈舞、文南詞(池州市東至縣)、平安草龍燈、雞公調、紅茶制作技藝(葛公紅茶制作技藝)、福主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