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蒲塘村 | 隸屬:張溪鎮 |
區劃代碼:341721104215 | 代碼前6位:3417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R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內有水塘,多生蒲草,且為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名蒲塘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蒲塘村位于張溪鎮西北部,平均海拔50米,總面積9.19平方公里。全村下轄13個村民組,598戶,2231人,其中勞動力1527人,在家從事勞動生產、手工業723人,外出務工、經商804人;全村黨員48人,其中女黨員4人;村兩委干部5人,其中婦女1人。
全村實有耕地3351.5畝,其中水田1882.33畝,旱地1669.3畝,湖面湖地1050畝,湖草場3835畝,五豐圩內湖田275畝由龍溪公司承包。
全村有小二型水庫3座,大山塘1座,容量18.8萬立方米;中小型山塘、壩共40余座,總容量22.5萬立方米。
全村自然山林3850畝,其中公益林3150畝,退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成立蒲塘大隊,屬白笏人民公社,1969年白笏人民公社并入五豐公社,屬五豐公社,1972年從五豐析出復設白笏公社,屬白笏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期成立蒲塘村村民委員會,屬白笏鄉,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與坦埠鄉、汪坡鄉并入張溪鎮,現屬張溪鎮,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蒲塘村附近有池州升金湖、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東至綠野生態農莊、東至歷山景區、華龍洞遺址、許世英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東至云尖、東至麥魚、東至黑木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等特產,有東至花燈舞、文南詞(池州市東至縣)、平安草龍燈、雞公調、紅茶制作技藝(葛公紅茶制作技藝)、福主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