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畈村 | 隸屬:張溪鎮 |
區劃代碼:341721104213 | 代碼前6位:341721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R |
長途區號:0566 | 郵政編碼:247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相傳此地為楊姓大戶家的田畈,俗稱楊畈,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群眾性自治單位,故稱楊畈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楊畈村位于張溪鎮的中部,東與梅樹亭村相連,南與先仙亭村毗鄰,西與塔石村交界,北與陽山村接壤。全村共有4個村民組,341戶居民,總人口為1330人。轄區面積為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29畝,其中水田1300畝,旱地529畝,主要種植水稻、煙葉和棉花、油菜為主;山場面積6800畝,有林山場樹木以松樹占多數;蓄水容積上萬方的山塘4座,對農田灌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市新農村建設點一處,為村容村貌增加了亮點。通過移民建鎮的政策,大部分村民都遷到公路兩側重建新房。樓洋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每年外出務工人數有300多人,每年創造經濟價值約800萬元,促進了全村的經濟發展。
楊畈村與陽山村、梅樹亭村、仙亭村、張溪社區、汪坡村、侯店村、葛仙鋪村、塔石村、長畈村、六聯村、蒲塘村、東湖村、塘和村、白聯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成立楊畈大隊,屬于汪坡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期成立楊畈村村民委員會,屬于汪坡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并鄉時與汪坡合并建立張溪鎮,屬于張溪鎮,1995年從張溪析出恢復汪坡鄉,屬于汪坡鄉,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坦埠鄉、白笏鄉、汪坡鄉并入張溪鎮,現屬張溪鎮,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楊畈村附近有池州升金湖、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東至綠野生態農莊、東至歷山景區、華龍洞遺址、許世英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東至云尖、東至麥魚、東至黑木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等特產,有東至花燈舞、文南詞(池州市東至縣)、平安草龍燈、雞公調、紅茶制作技藝(葛公紅茶制作技藝)、福主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