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橋社區 | 隸屬:撮鎮鎮 |
區劃代碼:340122101023 | 代碼前6位:3401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A |
長途區號:0551 | 郵政編碼:2316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其為居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一座橋,古時專為朱元璋妻子馬皇后所造,得名馬橋,故得名馬橋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馬橋社區地處撮鎮和店埠之間,占地面積約2.6平方公里。店忠路由北向南穿過馬橋,北距店埠鎮區5公里,南離撮鎮鎮區3公里,交通便利。于2005年1月村改居,現有9個居民組、730戶,2782人,轄區企業29家,已全部建成投產。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機械加工、紡織服裝、體育用品等四大產業集群。本地居民收入主要來自務工和從事交通運輸等第二、三產業。馬橋先后被確定為省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工程和市新農村建設“十鎮百村”工程示范村(居)。
社區現有一個黨總支,下屬3個黨支部,92名黨員,社區工作者10人。社區人口男1507人,女1275人。六十歲以上老人642人,占總人口23..07% 。學齡
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撮鎮鄉;1950年,撮鎮鄉改置成撮鎮鎮,隸屬撮鎮鎮;1955年成立馬橋合作社,屬之;1958年設撮鎮公社,撮鎮大隊屬之;1962年析置馬橋大隊,隸屬不變;1983年體制改革,置撮鎮鄉,改置馬橋村;1984年撮鎮鄉并入撮鎮鎮,屬之;2005年更名為馬橋居委會,2007年吳堡村委會中的吳堡自然村并入,組建馬橋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馬橋社區附近有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長臨古街、包公故里文化園、岱山湖、四頂山、北九華浮槎山等旅游景點,有封缸陳酒、韭菜春卷、公和堂獅子頭、石塘驢巴、梁園小鱉、毛刀魚等特產,有肥東洋蛇燈、廬州大鼓(合肥市肥東縣)、牛門洪拳、巢湖民歌、廬劇等民俗文化。
區劃: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鎮·馬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