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鄭樓村 | 隸屬:柴集鎮 |
區劃代碼:341225103202 | 代碼前6位:341225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K |
長途區號:0558 | 郵政編碼:23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鄭姓曾建有樓,故名。
基本介紹:
鄭樓行政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內轄17個自然村,人口3570人,890戶人家,可耕種土地4700畝,村內有村村通公路兩條,柴普公路穿過其境,道路交通十分方便。小潤河穿流而過,給鄭樓村帶來了豐富的水草資源。
村兩委班子,由村支部書記、主任石明恩、副書記李巧云、副主任王志剛、郭忠,委員石磊、張俠、張繼華7人組成。黨員57名,是一個有力的戰斗集體,為鄭樓村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村兩委班子在狠抓農業生產的同時,積極引導本村有志青年外出務工、經商辦企業。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近幾年通過品種改良、土壤配方施肥等良種良法,使優質小麥畝產達
榮譽排行:
2019年5月,鄭樓村入選2018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1952年前屬阜陽縣大田區柴集鄉。
1952年5月劃歸阜南縣,屬柴集區。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時,屬柴集人民公社,1961年1月建鄭樓大隊和石莊大隊,1979年建社于王寨。
1983年4月隊改村,稱鄭樓村和石莊村。
1992年撤區并鄉時柴集鄉、后湖鄉、普善鄉、趙寨鄉合并為柴集鎮,屬柴集鎮。
2006年10月并村時與石莊村合并為鄭樓村。
周邊相關:
鄭樓村附近有阜南楓柏崗景區、淮河公園、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臺家寺遺址、運河橋、王家壩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黃崗柳編、阜南杞柳、會龍辣椒、郜臺板鴨、王家壩毛豆、方集馓子等特產,有淮河柳編工藝(黃崗柳編)、嗨子戲、淮河琴書(阜陽市阜南縣)、五音八卦拳、阜南紅燈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