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鶴村 | 隸屬:林頭鎮 |
區劃代碼:340522104213 | 代碼前6位:3405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委會駐地于此,傳說此處原有仙鶴出沒,故得名。
基本介紹:
仙鶴行政村位于林頭鎮東南,北依淮南鐵路,南臨牛屯河畔。8.9千米的“村村通”水泥路貫穿全村,縱橫交錯,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四橫五縱”的機耕路網布局于圩區農田,路相通、渠相連、林成網。
全村管轄19個自然村,總人口4200人,占地面積46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010畝,可養殖水面約600畝,山地面積近1000畝,山場有林面積100畝。人杰地靈,土地肥沃,山場資源豐富,投資開發潛力較大。
仙鶴村總支下設二個支部委員會,10個黨小組,黨員總數134人,其中年輕黨員占25%以上,黨員整體素質高,凝聚力強,積極參政議政,在全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中起著率先垂范的作用。
歷史沿革:
1949年,成立仙鶴村,隸屬東關鎮;1956年隸屬東關鎮人民委員會;1958年11月“政社合一”,更名為仙鶴生產大隊,隸屬東關公社;1983年4月,恢復鄉鎮建制,實行政社分開,更名為仙鶴村,隸屬東關鎮;2006年6月,村級組織變更,由仙鶴、東長兩個村合并成立仙鶴村,隸屬林頭鎮。
周邊相關:
仙鶴村附近有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褒禪山、昭關景區、太湖寺、古昭關遺址、降福寺等旅游景點,有含山大米、運漕酒、含山綠茶、含眉綠茶、蘇薺、太湖山鹿茸等特產,有含弓戲、含山廬劇、民間扎彩(馬鞍山含山縣)、運酒傳統釀造技藝、戴氏正骨法、含山封扁魚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