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發村 | 隸屬:昭關鎮 |
區劃代碼:340522107204 | 代碼前6位:340522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皖E |
長途區號:0555 | 郵政編碼:2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山洼村和大聶村合并而成,寓意共同發展,故得名。
基本介紹:
同發行政村地處昭關水庫下游,呈西北走向,村轄18個自然村,34個村民組,3820人,892戶擁有耕地面積4200畝,山場面積3800畝,其中黨員92人。
該村種植業以水稻、棉花、油菜三大農作物為主,農田集中昭關水庫西干渠兩側。自2006年以來,村共挖當家塘12口,這樣農田可灌溉面積達4000余畝。小聶圩圩堤加固工程于2008年底完成,小聶(排灌)站電房及器械目前正在實施更新?晒嗫膳胚@兩大民心工程,確保了該村廣大農戶旱澇保收。
該村山場資源豐富,有公益林2589畝,并村后村對林業投資達8萬余元,于2008年8月份完成了低產林改造項目,經過三個冬春奮戰,有林面積擴大到2000
歷史沿革:
1949年為仙蹤區謝集鄉大聶村;1958年11月為昭關人民公社(后改為仙蹤人民公社)大聶大隊;1961年為謝集人民公社大聶大隊;1983年為謝集鄉大聶村;2004年4月為昭關鄉大聶村;2005年12月為昭關鎮大聶村;2006年由大聶村與山洼村合并成立同發村至今。
周邊相關:
同發村附近有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褒禪山、昭關景區、太湖寺、古昭關遺址、降福寺等旅游景點,有含山大米、運漕酒、含山綠茶、含眉綠茶、蘇薺、太湖山鹿茸等特產,有含弓戲、含山廬劇、民間扎彩(馬鞍山含山縣)、運酒傳統釀造技藝、戴氏正骨法、含山封扁魚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